2021年9月6日,工作人員在河北石家莊舉行的 2021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操作智能鏡子 王曉攝 / 本刊
◆ 數字經濟將為中國經濟全面注入新的動能和活力,數字技術將全面提升服務業和整個經濟的效率水平
◆ 數字技術從消費、投資、技術轉化和生產制造等多個方面,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 數字服務全球化發展迅速,合乎科技與經濟發展規律
◆ 到2025年,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產出合計將超過GDP總量的5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1/3
文|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一文中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要求,我國數字經濟在“十四五”時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展望數字經濟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趨勢,可以肯定,數字經濟將為中國經濟全面注入新的動能和活力,數字技術將全面提升服務業和整個經濟的效率水平。促進數字經濟全面快速健康發展,成為穩定經濟大盤、繼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讓中國經濟預期更樂觀,發展更有底氣。
我國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服務業在我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2012年超過制造業占比,2015年占比首次超過50%,我國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與此同時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也開始加大。
從國際上看,進入服務業為主的時期后,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也是相對普遍的趨勢。二戰以后陸續進入服務業為主時期的多個經濟體,在服務業比重超過一半后,增長速度都呈現下降趨勢。這種現象在經濟學理論上被稱為“鮑莫爾病”。這個理論研究為什么進入服務業為主的發展階段后經濟增長速度會降低。其解釋是,從傳統的技術進步的角度,可以將經濟劃為兩個主要部門:
一個是技術影響強的“進步部門”,在這個部門,創新、資本積累和規模經濟帶來人均產出的累積增長;
另一個是技術影響弱的“非進步部門”,這個部門由于新技術應用甚少,勞動生產率保持在一個不變水平。
“進步部門”是指那些可以應用先進技術設備、能大規模生產、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的制造業部門;“非進步部門”則主要指一些服務業,由于受技術進步影響弱,勞動生產率有限提高,當服務業成為經濟主體后,就必然帶來整體經濟效率的下降。
傳統服務業之所以低效率,源于幾個特點:
一是結果無形,即服務過程不產生有形結果;
二是生產消費同步,即服務生產和服務消費同時同地發生,生產完成時服務已經提供給了消費者,例如教育和醫療;
三是不可儲存,由于無形且同步,服務過程也就是服務結果,過程結束服務結束,無法儲存;
四是個性差異,每位學生、每位病患的情況都不同,無法使用自動化單一模式重復提供服務。
上述性質使這些服務業具有以下經濟學意義上的重要特征:一是沒有規模經濟,二是技術含量低。由于這兩個原因,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的巨大作用在不少服務業中得不到體現。然而,雖然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緩慢,但勞動收入在部門之間趨向平均的規律卻仍在發揮作用,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單位服務成本長期呈現上升趨勢,高成本低效率拖累整個經濟增長。
數字技術為全面提升效率提供新動能
數字技術最顯著的經濟學特點之一,是能夠全面顯著提升服務業效率。數字經濟發展的三個基礎要素即現代信息網絡、智能算法和數據資源,都為服務業發展提供全新動能,促進服務業全行業提高效率。同時,通過數字生產者服務創新,向農業、制造業等各個經濟領域賦能,提高各類經濟行為的效率并創造出巨大的新增長空間。
數字時代服務業提高效率源自兩個基礎因素:
一是數字技術的無盡連接能力。一個消費平臺可以連接的用戶數以億計,商品和服務的內容以百萬計,極大降低了服務供給和服務消費的邊際成本,產生出極為顯著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可以同步在線上消費同一款基于數字技術的服務,消費者只要持有手機,在全球任何有網絡的地點都能線上觀賞世界各地的演出或比賽。
二是數字技術的海量數據匯聚和處理能力。以往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渠道很有限,彼此發現十分困難?,F在,消費端的搜索技術使消費者能夠從網絡上海量服務產品中選擇他們各自感興趣的。生產端和銷售端的智能算法能夠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和潛在傾向,為消費者提供更合意更有個性的產品和服務。
兩個因素結合,使得一項服務可以為更多消費者服務,也使得個性化服務需求滿足的成本極大降低。以上兩個因素結合帶來服務效率的顯著提升。
從經濟活動的類型分析,數字技術從消費、投資、技術轉化和生產制造等多個方面,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數字服務拓展消費新空間。數字消費廣泛滲透生活服務各個領域并不斷創新出新的消費內容和形態。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網絡視頻、網絡社交等新消費方式繼續發展的同時,數字學習、數字醫療、數字文化以及各種數字生活場景等都快速發展,催生行業級的新型數字消費場景,為消費者帶來新消費體驗,為經濟帶來新增長點。特別是高通量低時延的5G網絡和虛擬現實融合技術,將成為中高端數字消費升級的重要部分。
以數字醫療為例,以前的遠程醫療主要是遠程會診,實現鑒別診斷和治療建議兩大功能。5G之后真正的遠程醫療有可能實現,包括遠程檢查、遠程手術等。積水潭醫院在我國較早開始遠程骨科手術,原來腰椎手術要切一個大切口,而且目視只能是二維?,F在5G條件下可以三維視覺,小切口,很精準,還可以遠程操作,高水平的醫生在北京可以為基層醫院的病人實施手術。再如遠程教育,以往主要是遠程聽課,傳輸的是聲音和文字。但是很多工科醫科特別是職業教育,需要實驗和實訓,需要傳輸動作和行為,這在以前是非常困難的。有了5G之后,這些都可以實現,線下教育和線上教育可以做到同質等效。數字消費還能提高教育、醫療、文化等高水平資源的普惠化水平。
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技術產業化提供新投資新生產空間。最近幾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投資領域。包括5G網絡和基站建設,數據中心建設,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物流、環保等領域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以及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我國5G基站、數據中心在全球都是增長最快的。到2021年11月5G基站已建成139.6萬個,全球70%以上都在中國,覆蓋了所有地級市以上的城市,5G覆蓋的終端數接近5億,占全球比重接近80%。“十四五”期間以及更長時期,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綠色、安全可控的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仍將有巨大的投資機會和增長空間。數字領域重要產品和技術發展也將加快發展,包括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集成電路、關鍵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新材料等領域,軟硬件一體的技術產業化都有巨大發展空間,將提升現有產業水平并催生新的規?;呒夹g產業。
數字生產者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和新動能。生產者服務是數字服務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研究開發服務、金融服務、產品和建筑設計服務、軟件和系統集成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各個主要生產者服務領域,以往線下服務都有效率低下問題。數字化極大提升了生產者服務的效率。例如銀行建設服務平臺,建立數字化風控體系,就能夠為大量中小企業和個體戶及消費者提供多種金融服務,還可以鏈接到需要金融服務的各個領域。大型平臺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市場開拓服務。突破了中小企業的市場進入障礙,有些中小企業借助平臺渠道向全世界消費者提供服務。數據服務業是近些年發展最為迅速的新服務行業,為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多種形態的數據收集、標識、計算和回嵌服務,不僅自身是高效率的服務業,而且成為實體經濟數字化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障。
數字制造和產業互聯網促進產品和服務轉型升級。數字生產者服務為實體經濟數字化提供支撐,農業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在過去十年的起步之后將持續加速,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帶來巨大增長空間并全面提升產業技術水平。首先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全面推進,全流程數據貫通,全價值鏈業務協同,提升企業整體運行效率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率。其次是產業互聯網加速發展,產業互聯網面臨著高度差異化的行業屬性,“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互聯網處在起步后的加速階段,能夠釋放出較大增長動能。要特別鼓勵行業平臺龍頭企業開放數字化資源和能力,提供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實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大平臺廣泛鏈接拓展的共贏。農業數字化轉型水平也將提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水平,提升農業生產規模、品質和效率。
數字全球化帶來新機遇
上一輪全球化主要是制造業全球分工體系的發展,數字時代服務全球化快速推進,網上內容遠距離傳輸增加的邊際成本很小,因此數字服務天然適合服務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最近幾年,全球貿易和投資環境并不平順,疫情影響也很明顯,但是2021年中國和全球主要經濟指標中,都是進出口增長最快,成為引領經濟復蘇力量最強勁的那駕馬車。
現在,全球數字驅動的服務貿易增長非常迅猛,已經占到了服務貿易的一半,其中數字生產性服務業成為主體,尤其是ICT服務持續快速增長,表明信息服務業全球化動力持久而強大。
數字服務全球化發展迅速,合乎科技與經濟發展規律:首先是數字時代創新周期縮短,技術迭代迅速,創新應用的復雜性加大,創新合作成為必然要求;其次是數字技術發展要求最大限度連接供需雙方,最大限度獲得數據資源;再次是數字平臺跨境連接、傳遞和分發成本較低,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機會更多。因此,不同主體和要素之間跨越國界的合作更加普遍和深入,共同促進數據流動、知識流動和成果擴散。
以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為例,現在迅速涌現出多國共同創新網絡,數字化的全球設計服務平臺可以有幾十個國家幾百位工程技術人員同步以串聯方式研發設計一款新產品。國內有一個跨國設計平臺“橙色云”,平臺上有十多個國家、26萬名工程設計技術人員,拿到一個研發項目之后分解成模塊,每一個模塊都從全球找最好的設計者來做,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養得起各個領域最頂級的研發團隊,而這種全球合作模式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匯聚人才,用適宜的人才匹配每一項研發設計任務。
成為經濟半壁江山和主要新增長點
我國具有發展數字經濟的有利條件。數字技術為經濟增長全面提供新動能,我國具備特別有利的條件。
一是數字市場規模巨大。我們網民數全球最多,有11.4億移動互聯網月活用戶,同時人均網絡使用時間排在全球前列,每天移動端的上網時長達到6小時,這些用戶合計提供了每天大約70億小時的移動端線上時間,如此巨大規模的數字消費市場無人可以比擬,使國內數字產業能同時獲得規模經濟和競爭效應的雙重優勢,驅動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持續開拓新的增長空間。
二是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我國5G基站建設規模全球遙遙領先,在數百個大中型城市開啟大規模商用,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已經超過10億個,強大的通信基礎設施能夠建立廣泛的人-人、人-物、物-物連接,高質量的數字化傳輸能力支撐為豐富內容在網絡空間進行傳遞。
三是數字企業競爭力強。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1年,以互聯網平臺企業為核心的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15500億元,同比增長21.2%,其中平臺服務收入達到5767億元,同比增長32.8%,在互聯網業務收入中占比為37.2%,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在制造平臺方面。世界經濟論壇和波士頓咨詢共同評選出的全球90戶“工業4.0時代的燈塔工廠”中,有31家企業來自中國,今后若干年,我們必將出現數字時代的全球頭部企業群。
“十四五”數字產業將成為經濟半壁江山和主要新增長點。按照國內習慣分類,數字經濟可以分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所謂數字產業化,是指那些數字及相關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主要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數據服務業等。所謂產業數字化,是指各類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產出增長和效率提升,包括數字農業、數字制造業、數字服務業、數字兩化融合等廣泛的產業領域。從比重上看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分別占到數字經濟的1/5和4/5左右。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我國數字產業化部分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將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0%,因此年增長率要達到GDP增長速度的2.1倍。這個速度高于“十三五”時期數字產業化部分實際增長速度,不過從當前數字技術發展趨勢、數字技術產業化的趨勢和我國的發展條件看,經過努力可望達到。發展規劃并未對產業數字化部分的增長做出具體規定,如果產業數字化部分的增長速度也2倍于GDP增長速度(過去十年明顯超過2倍),到2025年,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產出合計將超過GDP總量的5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1/3,數字經濟將成為國民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和增量的主要貢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