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對 “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這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實現中國夢,必然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突出強調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笆濉睍r期,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文化建設持續引領社會新風尚、滿足人民新期待、激發發展新活力,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現代化,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越要重視文化的價值,越要加強文化建設,為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文化是軟實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則是硬任務?!笆奈濉笔侨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時期,必須在文化強國建設上邁出堅實步伐。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導人們堅定“四個自信”,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凝心可聚力,心齊可移山。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全體中國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創造美好新生活的力量之源。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文化凝心聚力、以文明交流互鑒,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強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