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縣曾是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屬于“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主戰場。
在這片貧瘠的黃土旱塬上,一家來自遼沈大地民營企業的產業扶貧實踐格外引人注目。
近兩年來,遼寧方大集團響應黨中央號召,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和沈陽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扶貧工作及支持國家重點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有關工作的要求,以濃濃的報國情懷和老工業基地的長子擔當,主動請纓、盡銳出戰,帶領東北制藥、中興商業、北方重工等集團旗下企業,積極投入到東鄉縣脫貧攻堅戰中,用一個個產業扶貧項目叩開了30萬東鄉兒女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門——
方大麗明紡織有限公司成為東鄉縣第一家出口創匯企業,讓東鄉制造走出國門,讓世界認識東鄉;
甘肅東藥明祖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順利投產,結束了東鄉縣沒有中成藥規模化生產的歷史;
東鄉縣振東致遠公共客運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運營,結束了東鄉縣沒有公交車的歷史,徹底解決了當地出行難、出行貴的歷史性難題;
……
2020年11月21日,注定將被歷史銘記。這一天,東鄉縣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這個被稱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硬骨頭”終于被攻克!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遼寧方大集團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這一殊榮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方大集團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最高褒獎,也是對方大人眾志成城勇擔當、產業扶貧不放松的最大肯定。
“從捐款到產業扶貧”
方大人決戰脫貧攻堅主戰場
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脫貧看東鄉。
在全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在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的帶領下,方大人懷著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擔當,踴躍投身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打響了一場產業脫貧攻堅戰。
怎樣找到適合東鄉的脫貧路子?怎樣找準東鄉扶貧的突破口?方威親自率隊深入東鄉24個鄉鎮調查研究、現場論證、座談交流;翻山越嶺、進村入戶,帶領著企業扶貧隊伍為東鄉困難群眾把“貧”脈、找“窮”根。在工作推進過程中,方威和他的團隊對扶貧工作認識有了根本性轉變。“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方威說,來到東鄉他原本他的想法是,這個地方困難,就拿些錢贊助,體現做善事、有責任感,現在看不單單是這樣,自己對扶貧的體會不夠深刻,一定要產業來扶貧,一定要讓老百姓,讓貧困家庭通過產業來引領帶領,他們才能真脫貧,倒逼扶貧。由此他下定決心:主動請戰到最艱苦、最貧窮的地方,助力東鄉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幫助東鄉群眾持久脫貧致富。
實現精準扶貧,就要找到“貧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在方大產業扶貧項目論證會上,方威明確提出了“就業9000人以上、月人均收入2600元以上”的產業扶貧目標,針對性地制訂精準脫貧措施,確定了“全面幫扶、項目運作、微利持久、讓利東鄉”的產業扶貧模式。
自2019年5月起,一支支精干的方大扶貧工作隊從遼寧、江西、甘肅等地匯聚而來。遼寧方大集團2名副總裁常駐東鄉,帶領120多名方大骨干員工克服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等困難,分成20多個脫貧攻堅小組謀劃項目狠抓落實。很快,一批投資千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在東鄉縣聚集落地,創造了東鄉縣招商引資的歷史,成為東鄉縣脫貧攻堅領域的示范樣板,體現了遼寧方大集團真情幫扶東鄉縣的決心和力度,展現了方大速度、方大效率、方大情懷。
短短一年多時間,方大企業把產業扶貧作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升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的關鍵舉措,按照“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協作。截至2021年2月,遼寧方大集團已在東鄉縣累計投入資金5.5億元,落地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7個,盤活運行扶貧車間31個,占東鄉縣扶貧車間51.67%,解決就業9700多人。集團旗下東北制藥、中興商業、北方重工等遼沈知名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產業資源優勢,先后在東鄉落地中草藥種植采收及深加工、現代針織、特色食品、裝備機械制造等多個特色產業扶貧項目。通過創新扶貧機制,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脫貧轉化,不斷提升東鄉縣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有效破解了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難題。
在東鄉這片黃土旱塬上,方大人更加堅定高質量發展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國家、為社會多作貢獻的信心和決心。他們揮灑汗水,留下一串串攻堅克難的印記,肩負起產業扶貧的責任擔當,用艱辛付出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當地群眾擺脫貧困的“幸福指數”。
“扶智+扶志”
拔掉思想上的“窮根子”
東鄉縣被稱為“地球的肋骨”“大山聚會的地方”。這里海拔高,自然資源匱乏,缺水少田,發展滯后。
在扶貧實踐中,方大扶貧工作人員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東鄉脫貧的難點究竟在哪里?后來,大家逐漸認識到,扶貧工作既不缺資金,也不缺人才,最難的、最迫切的是改變當地群眾固有的思想觀念與思維方式。受歷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很多當地群眾不愿出遠門,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勤勞致富的意識薄弱,向政府、社會“等、靠、要”的思想嚴重。
“這里的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再加上語言不通,交流起來很費勁,剛開始工作開展得很艱難,愿意主動報名到車間務工的人寥寥無幾。”一位方大扶貧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和同事挨家挨戶上門做貧困群眾的思想工作,經常碰一鼻子灰回來。有時候飯都顧不上吃一口,一天下來,腳磨出了血泡,但他們并不灰心,第二天繼續堅持去家訪。
在東鄉縣各級干部的支持下,扶貧工作人員逐步克服了與村民語言交流的不便,逐村、逐社、進村入戶講扶貧政策、講產業優勢,動員村民投入車間生產,鼓勵村民學習技能,安心上班,早日脫貧致富。通過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放下思想包袱,走出家門,到扶貧車間上班。
對此,今年26歲的東鄉縣大樹鄉南陽洼村婦女馬林紅深有感觸。“扶貧車間剛開始成立時,只有四五個人報名。后來我將自己的工資表和掙到的錢拿給大家看,許多村民才相信了。”后來,馬林紅還動員自己的婆婆到扶貧車間里上班。村里越來越多的姐妹們主動到扶貧車間上班,現在車間里訂單很多,大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項目剛開始啟動時,有的少數民族女工在車間內務工,丈夫像接幼兒園小朋友一樣守在門口接妻子;許多女工為了收割玉米,一請假就是一個月。時隔一年多,扶貧車間發生了很大改變,“老婆務工、丈夫接送”的現象已經沒有了;扶貧車間有了一批相對穩定、長期務工的熟練工。
遼寧方大集團在加快幫扶項目落地、提升產業扶貧效果的過程中,本著“精準持久、群眾參與、讓利于民”的原則,注重通過宣傳、思想引導、激勵帶動等各種方式引導務工群眾逐步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勤勞致富的意識,幫助他們從思想深處挖掉“窮根子”,通過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
“把產業做起來,把民族團結搞得更好,讓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我們方大人就是要真扶貧、扶真貧,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如今,方威曾經擲地有聲的動員令已成為現實。看著煥然一新的東鄉,方威深情地對扶貧人員說,面對惡劣環境長期駐扎,你們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叫累,沒有一個主動要求返回,我為你們驕傲,為你們自豪,不愧是黨培養出來的干部員工,我要向你們學習。
產業扶貧,既是黨中央的殷切希望,也是遼寧方大集團投入脫貧攻堅的目標。通過產業扶貧,不僅轉變了貧困地區群眾思想,也進一步鍛造和檢驗了方大的干部員工隊伍。正是在方大人眾志成城的奮斗下,這一攻堅目標正從藍圖漸漸變為東鄉萬千群眾的幸福實景。
從“輸血”到“造血”
以產業項目實現就業增收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遼寧方大集團產業扶貧的成效如何,東鄉群眾最有發言權。
方大企業的做法是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把產業扶貧作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升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的關鍵舉措。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提出,“我們投入的產業不是非要高科技的,而要是當地老百姓力所能及,最主要是讓扶貧產業長久生存下去的”,吸收群眾就業人數、提高群眾就業能力是方大產業扶貧項目的重要衡量指標。
“每個月我會按時領到工資,每月工資收入不低于2600元,而且隨著我技術水平的提升,每個月工資還在逐步上漲。”34歲的閔麥乃家住東鄉縣考勒鄉三塬村,過去她一直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自從由遼寧方大集團所屬企業投資興建的臨夏州回味齋食品有限公司投產運營后,她成了一名產業工人,能夠在家門口上班掙錢,她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東鄉縣西域行服飾有限公司女員工馬阿西果原來是一個不會寫名字、不會講普通話,愛哭、有些缺乏自信的人。通過培訓努力,她的縫紉技術越來越嫻熟,一個月能掙5000元工資。今天的馬阿西果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整天笑容滿面。
“扶貧”不僅消除了經濟貧困,更消除了思想貧瘠,讓人變得自信自強。
“再也不用背井離鄉,我在這里工作很開心,從家到單位就10分鐘,單位還管吃管住,一個月能拿3000多元呢。” 馬艾米乃家住東鄉縣達板鎮,說起自己在方大麗明上班的情形滿心歡喜。在車間里,還有很多和馬艾米乃一樣的東鄉族婦女,她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員工滿勤月收入2600元,計件獎勵后最高可達5000元。
如今,方大扶貧項目遍地開花,讓許多像閔麥乃、馬阿西果、馬艾米乃一樣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學到技術,成為產業工人,從而也實現了“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輻射一村”的產業扶貧目標。一名貧困群眾的穩定就業,能改變一個貧困家庭。一個家庭的脫貧致富,又會帶動其他村民,讓整個村子有了的希望。
“內驅力+外驅力”
助力東鄉多領域實現突破
2020年8月25日,在東鄉縣成立70周年之際,方大扶貧項目——東鄉縣振東致遠公共客運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運營,結束了東鄉縣沒有公交車的歷史,徹底解決了東鄉人民出行難、出行貴的歷史性難題。方大人為東鄉縣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特別的厚禮。
這只是遼寧方大集團參與產業扶貧所取得重大成果的縮影。經過一年多來的艱苦奮戰,遼寧方大集團充分發揮影響力大、資金雄厚等優勢,先后赴廣州、深圳等地引進更多龍頭企業協力推動產業扶貧,成功招攬了一批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入駐東鄉。同時,助推一批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在東鄉聚集落地,進一步拓展幫扶合作力量,為助力東鄉發展注入了更強勁動力。
2020年8月7日,一輛滿載著滌綸線的加長卡車從方大麗明車間緩緩駛出到青島港。車載的24.04噸滌綸線將從海上絲綢之路運往土耳其。這是方大麗明生產的第一批出口產品,也是東鄉縣歷史上第一批出口產品。這個由遼寧方大集團與合作方合資興建的大型紡織企業,產品銷往孟加拉、菲律賓、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阿曼等國家和地區,是東鄉縣第一家出口創匯企業。企業步入正軌后,全年可實現產值1.1億元、利稅1100萬元,出口創匯1500萬美金。
“這哪里是扶貧車間,這分明就是現代化的工廠,”一位政府部門主要領導到方大扶貧車間實地調研后贊嘆。
遼寧方大集團按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投資興辦、增資控股等形式,有效盤活了東鄉縣扶貧車間,實現與地方貧困村產業項目對接幫扶,推動產業扶貧邁向深入。目前扶貧車間覆蓋民族食品加工、服裝生產制作、特色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尤其是紡織針織、中藥貼片等項目,開創了東鄉縣產業新領域。
遼寧方大集團產業扶貧工作贏得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肯定,“方大模式”“方大速度”樹立了新時代遼沈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良好形象。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沒有產業,就沒有鄉村振興,只有把產業做大做強,鄉村振興才能全面發展。遼寧方大集團在遼寧省委、省政府和沈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持續推進產業扶貧工作,使脫貧成果更可持續、更有保障,為共繪國家鄉村振興壯美畫卷作出遼沈企業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