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拍攝的昌都市景色(上)和2020年拍攝的昌都市景色(拼版照片)。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
1950年解放時,昌都市所在地面積很小,是一座房屋低矮、道路泥濘、發展滯后的高原小鎮。
解放70年來,昌都市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目前,全市人口已達到78萬人,城鎮人口達23.2萬人。其中,昌都市所在地人口近10萬人。
如今,昌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現代化,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昌都屹立在高原峽谷之中。新華社發
2010年拍攝的昌都市景色(上)和2020年拍攝的昌都市景色(拼版照片)。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
1950年解放時,昌都市所在地面積很小,是一座房屋低矮、道路泥濘、發展滯后的高原小鎮。
解放70年來,昌都市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目前,全市人口已達到78萬人,城鎮人口達23.2萬人。其中,昌都市所在地人口近10萬人。
如今,昌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現代化,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昌都屹立在高原峽谷之中。新華社發
昌都市景色(9月17日攝,拼版照片)。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
1950年解放時,昌都市所在地面積很小,是一座房屋低矮、道路泥濘、發展滯后的高原小鎮。
解放70年來,昌都市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目前,全市人口已達到78萬人,城鎮人口達23.2萬人。其中,昌都市所在地人口近10萬人。
如今,昌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現代化,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昌都屹立在高原峽谷之中。新華社發
昌都市景色(10月7日攝,拼版照片)。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
1950年解放時,昌都市所在地面積很小,是一座房屋低矮、道路泥濘、發展滯后的高原小鎮。
解放70年來,昌都市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目前,全市人口已達到78萬人,城鎮人口達23.2萬人。其中,昌都市所在地人口近10萬人。
如今,昌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現代化,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昌都屹立在高原峽谷之中。新華社發
昌都市夜景(10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
1950年解放時,昌都市所在地面積很小,是一座房屋低矮、道路泥濘、發展滯后的高原小鎮。
解放70年來,昌都市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目前,全市人口已達到78萬人,城鎮人口達23.2萬人。其中,昌都市所在地人口近10萬人。
如今,昌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現代化,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昌都屹立在高原峽谷之中。新華社發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昌都(上)和上世紀80年代的昌都景色(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
1950年解放時,昌都市所在地面積很小,是一座房屋低矮、道路泥濘、發展滯后的高原小鎮。
解放70年來,昌都市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目前,全市人口已達到78萬人,城鎮人口達23.2萬人。其中,昌都市所在地人口近10萬人。
如今,昌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現代化,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昌都屹立在高原峽谷之中。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