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青的青翠,黃的金貴。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從破土出芽到拔節吐穗,模樣昂揚,氣質清新,頗得莊稼人的喜愛。尤其是平原地帶那成千上萬畝的陣勢,宛如一望無際的海洋。
莊稼人愛玉米,玉米卻從不驕傲。天南海北,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養活的“硬核”莊稼。
傳說在很早的時候,人們靠天吃飯,經常食不果腹。有人來到鄉下向貧寒中的鄉親出租玉米種子,條件是無論旱澇豐歉,春賒秋還。鄉親們賒來種子,廣種田間,秋后迎來了豐年,于是家家都吃上了飽飯。
小麥收了鐮,玉米好下田。北方種植玉米大多在麥收之后,雖說此時地里滿是麥茬,但玉米并不挑剔棲身之處。播種其間,一兩場雨水過后,田里就會齊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臉。食指中指那么長的兩片小芽,雖不如豆苗那般壯實,卻也清清爽爽,渾身張揚著靈氣。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團共生,越長越密,間苗就擺上了重要日程。
有經驗的莊稼人這時候會教導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此時心太軟,長大了糧減產。小時候理解不了其中的奧妙,幫著大人到地里間苗,總下不了狠心。一墩苗三四棵,棵棵都長得喜人。倘若良莠不齊的還好選擇,但長得齊整的往往就無從下手。這時候,就需要優中擇優,考驗的是鑒別力。留住最好的那一棵是不二選擇。
間苗后的玉米,一天一個樣。6、7月份雨水多光線足,一場雨水后,玉米就能躥出幾節高。地里,層層蓬勃舒展的葉子隨風舞動,墨綠色的波濤此起彼伏。夜晚走到地頭,“咔咔”的拔節聲讓人陶醉。
玉米拔節的勁頭既靠陽光,更靠肥力。這時候,必要的養分可不能少。為了節省化肥,過去,生產隊往往就地取材,施加天然“肥料”。漁民們在海邊的沙灘上用石頭砌了些大池子,把捕撈上來的小魚小蝦,投進池子里漚爛,再挑到地里喂養。還別說,這純天然的特色肥料就是有勁兒,吸收了養分的玉米青中泛著紅,紅中透著光,從根到梢,由粗到細,即使再大的風,也吹不彎它的腰。
就憑這一點,玉米在莊稼人的眼里,就是值得辛勞付出的厚道莊稼。
一天又一天,玉米莖稈上的包穗日漸充實,走向成熟的神態沉穩自若,當中還透出融融的暖意。
轉眼間,夏日的燥熱漸行漸遠,秋光已向田野間走來。玉米原先青翠可愛的外表,此時變換了新的容顏。對莊稼人來說,所有付出的日子,都在此時結成了豐碩的果實,疲勞和汗水都有了回報。收獲的糧倉早已備好,人們開始不惜力地搶收。
從綠色青青到金黃澄澄,這時候正是鄉下最忙碌的時節。鄉村里的日子沸騰了,每一天都洋溢著甜滋滋的味道。將收獲的玉米馬不停蹄地運到場地上,剝皮晾曬不能耽誤工夫。否則遇上老天不給力,下雨淋濕了,玉米就會發霉長芽。不用號召,上工的人熙熙攘攘,村里男女老少一齊上陣,晝夜加班剝皮晾曬玉米。忙忙碌碌,為的就是顆粒歸倉。
莊稼人愛惜糧食,總有想不到的招法。剝皮曬干的玉米到了各家各戶后,貯存的方式各有高招。有的在屋檐下的椽頭上,將玉米一排排地倒掛起來;有的在院落里用木桿做成圍欄,將玉米裝滿其中;有的用木板做成底座,把玉米層層壘放,再用山草做棚在上面遮蓋……就這樣,小半年忙乎乎地耕耘,幾晝夜連軸轉搶收,終于到手了一大倉沉甸甸的收獲。此時,莊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發出兩個字——值了!
糧食入了倉,日子天天香。莊稼人的心暖了,生活的勁頭更足了,創造性也發揮了出來。為了輕松地剝離下玉米棒子上的顆粒,莊稼人做成一種簡易而有效的工具。把一塊粗的木棒從中間鋸開,在平面上挖出一條玉米棒子寬的凹槽,在中間靠下位置再挖一個長方形的小口,在小口的上方嵌入一條向上的鐵齒。鐵齒的寬度與玉米每一排顆粒相當。這樣,拿起一個玉米棒,沿著凹槽從上往下順力推下去,棒上的顆粒就會從鐵齒下的口中流到下面的筐里。一個玉米棒上并列許多排玉米粒,只要每隔二三排推掉其中的一排,剩下的用手一掰,就會輕易地全部剝下來。
又到一年一度嘗鮮的時候了。“玉米是個寶,充饑更養老。”玉米雖屬粗糧,但營養全面,用莊稼人的話說,本分實誠,要不怎會成為國內外公認的長壽食品呢?
如今用玉米做成的食品多種多樣。不過,印象里最留戀的,還是那帶著一層嘎渣的餅子和鮮香爽口的菜團。
玉米餅子生手做不好,鍋太熱或太涼都粘不住。只有把鍋燒到七八成熱,把玉米面和得不稀不硬有些筋道才成。面和稀了,餅子會在貼鍋時滑到鍋底;面和硬了,鐵鍋粘不住。
玉米面菜團子,現在看似平常,卻是我們小時候的“硬菜”。把從山上挖來的野菜焯一焯,做成餡后加些蝦皮,用玉米面包起來上鍋蒸,其鮮香的味道,剛一出鍋就能讓你流口水。小時候拿著玉米面菜團子到學校吃,城里的孩子都眼饞。
倉廩實,天下安。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廣袤的美麗鄉村正呈現出日新月異的巨變。“農場+基地+農戶”的農業發展模式正在形成,智慧農業帶來的智能化生產越來越普及,新一輪農業生產變革拓寬了農民的致富渠道,也給農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希望的田野上,正在展開強農惠農富農的美麗畫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5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