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為實現這個目標,近年來,廣東梅州市豐順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中央以及省、市部署要求,牢牢扭住“五個振興”,以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養精勤農民為主攻方向,立足于資源稟賦,擦亮生態底色,繪制鄉村發展藍圖,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樹立一盤棋思想,努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打造和順幸福家園。
發展精細農業,推動品牌強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豐順縣茶葉產業發展的生動注釋。2018年7月,豐順縣茶葉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獲批為廣東省第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由此啟動了豐順茶葉產業的轉型升級,搶灘布局綠色生態產業。
截至2019年底,產業園區內農業總產值128062.7萬元,其中茶葉產業(主導產業)總產值91312.34萬元,占比為71.303%。產業園內農民收入17448元,對比全縣農民收入增加2911.9元。
“茶葉園建設是一個整體規劃建設,既要保證量更要保質,在量和質之間,突出質量優先。”該縣相關負責人說,趁著茶葉產業園建設的東風,豐順縣著力在量的基礎上提質,印發了《關于印發梅州市豐順縣茶葉產業園三年建設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豐府辦函〔2018〕224號),并出臺了《關于印發豐順縣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精致高效農業的獎勵實施辦法的通知》(豐府辦函〔2018〕168號)。
茶企茶農發力的同時,豐順縣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高校等科研院校合作,引進茶樹良種,建設種苗基地,全面加強茶葉生產的質量安全建設,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茶葉產地產品認定。
一個村,有了產業,就有了血液,有了活力。當前,豐順縣重點推進全縣18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圍繞“抓龍頭、建基地、創品牌、帶農戶、促增收”思路,突出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的帶動引領作用,大力支持以代米生物、馬山、天億、穗豐、龍豐等龍頭企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
建設精美鄉村,發展美麗經濟
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縣長廖茂忠率隊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表示,要以潔凈為先、文化為魂、產業為基,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聯動、萬眾行動工程,堅定不移推動豐順蘇區振興發展,建設造生態美、產業強、農民富的幸福新農村。
豐順縣以城帶鄉、城鄉互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豐順縣深入推進“美麗豐順·美好家園”城鄉環境提升行動,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行政村規劃編制108個,“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近100%,基本建成干凈整潔村184個,建成新農村示范村21個,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21個。
“我認為豐順鄉村游還是很有看頭,潮客文化交融,鄉村自然美也有特色。”游客張姨說,花香自有蜜蜂來,在北斗鎮拾荷村,四周滿山翠綠,房前屋后各式花兒爭奇斗艷、競相綻放,成為了縣內鄰近鎮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豐順縣積極發揮“溫泉、漂流、瀑布、登高”特色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生態游、美食游、養生游等一批精品旅游路線,不斷擴大“中國溫泉之城、中國長壽之鄉”金字招牌的影響力、吸引力。
培養精勤農民,實現百姓富裕
在埔寨鎮采芝村肉鴨養殖基地,工人正在喂鴨喂魚,魚塘邊上成片黃梔子也迎來開花期。這里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養鴨、養魚,種植百香果、番石榴、黃梔子,引導貧困戶等在家門口就業。目前,該村已有勞動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4元,無勞動力貧困戶100%列入政策性兜底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上。
“鄉村美麗民風淳,產業興旺百姓富”。村民鄧爐生是豐良鎮復興村一名老黨員,近年來,在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他利用自己養兔技術專長,成立了豐順縣冠源種養專業合作社養殖家兔,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不僅發展了產業,還實現了致富增收。“現在家里建起了新房子,孩子做了點小生意,在工作組的扶持下,生活各方面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鄧爐生樂呵地說道。
在廣州市花都區政府的對口幫扶下,2019年2月,豐順縣埔寨鎮橫坑村引進的養鴿基地項目落地,通過探索“借鴿脫貧”的新路子,培育特色產業,發揮“造血”功能,助力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
在發展鄉村產業的同時,豐順縣著力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積極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旅游扶貧、實施光伏扶貧等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
截至2019年底,豐順縣茶葉產業園區農業總產值逾12.8億元,其中茶葉產業(主導產業)總產值超9.13億元,占比為71.303%;產業園內農民收入17448元,對比全縣農民收入增加2911.9元;豐順縣61個相對貧困村全部退出,退出率為100%;共脫貧5359戶、14663人,脫貧率為99.93%。
(豐順縣委辦 胡金輝 葉思琪 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