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劉芳洲 ?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廢棄口罩數量飛速增長,對生態環境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有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共生產了大約520億個口罩,其中至少有15.6億個口罩因處理不善流入海洋中,部分廢棄口罩入侵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而降解這些口罩需要超過450年。大量廢棄口罩將直接影響海洋生物、鳥類、漁業、水產養殖并可能引發更大規模后續災害。
2020年12月,海洋保護機構亞洲海洋組織發表報告稱,該組織此前發現,由于口罩被隨意丟棄,不少海洋生物被口罩左右兩邊的耳帶纏繞而死亡。此外,企鵝因誤食口罩、無法消化和進食而身亡,海鷗被口罩掛繩勒住雙腳導致關節腫脹、無法動彈的事件屢有發生。
在海洋中,口罩易于吸附雜質的特性從優點變為了隱患點。口罩在海洋里不斷吸收積累有毒物質,海洋生物把它當作水母吃下去后,可能阻塞食道而餓死,也可能會緩慢中毒而死。
廢棄口罩對生態環境的危害不止肉眼可見的這些。一次性口罩分為三層,內外兩層均為無紡布,中間層則是熔噴布,均以塑料成分為主,屬于不可降解材料。
和其他材料相比,熔噴布和無紡布的纖維直徑極細,口罩使用過程中又進一步加劇了纖維之間的機械磨損,導致更多微塑料形成。研究表明,未使用過的口罩的平均微塑料釋放量為71~308/只,而使用過后微塑料平均釋放量增加至682~1918個/只。
這些微塑料很容易被魚類吃進肚子,從而進入人的食物鏈中,并最終進入人體。
廢棄口罩處理已成世界性難題。專家建議,應出臺更系統規范的廢棄口罩集中收集、統一處理辦法,最大程度避免廢棄口罩引發的病毒傳播及破壞生態問題。同時,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將廢棄口罩變廢為寶。政府可以采取稅收補貼、財政支持等政策措施,引導更多企業投入到廢棄口罩環保處理產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