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视频在线观看一区,精品人妻无码视频网站,国产剧情av巨作在线,国产九啪啪精品免费视频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新時代奮斗者丨他是小麥守護人

2020-07-16 11:09
來源:半月談網

康振生院士(右)在實驗室內指導學生 靳軍 攝

半月談記者 陳晨 姚友明

小麥條銹病是長期影響小麥產量的嚴重生物災害。感染條銹病的小麥葉子發黃,麥粒干癟,如同生銹。如果防控不及時,往往會造成減產,在病害大流行年份,甚至導致絕收。

如何有效防治小麥條銹病,一直是擺在農業科學家面前的重大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40年來堅守中國西北旱區,回答了我國小麥條銹病致病菌從哪里來,如何致病,如何防控等一系列問題。他的科研成果使我國小麥每年避免減產20多億公斤。

磨礪鋒芒:知青歲月鍛造堅韌品格

康振生與農業科研結緣于1977年,那一年,正在插隊的他考入西北農學院。“我下鄉3年,目睹了農村的落后。”康振生說。

用科學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擺脫貧困的種子從此在康振生心里種下了。在大學里,他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植物病理學。

1982年,康振生開始跟隨著名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振岐學習。李振岐在上世紀50年代發現,我國東部小麥條銹病的發病菌源每年都是從西部吹過去的。甘肅、青海、寧夏、陜西、四川交界的大區域內,形成了一個條銹菌藏身越夏的“越夏易變區”。小麥品種洛夫林10、洛夫林13最早作為抗病品種被引進。但沒幾年,人們就發現,“越夏易變區”內種植的洛夫林小麥對條銹病的抗病性消失了。

為何曾經的抗病品種不再抗病?康振生下決心搞明白。近兩年時間內,他出行累計超40次,采集了近7000份小麥標本,足跡幾乎踏遍了甘肅南部所有鄉鎮。康振生最終找到并首次在國內公布了使洛夫林小麥感染條銹病的新菌系。

“康老師非常勤奮,幾乎沒有周末,一有節假日就去山區調研,驢車都上不去的地方,他徒步攀爬。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口干饃,晚上睡農民炕頭,饑一頓飽一頓是常態。”康振生的學生、西農大教授王曉杰說。

一般人眼中的苦,康振生卻甘之如飴。他總說,3年知青生活賦予他吃苦耐勞的精神。那如健康小麥麥芒一般的堅韌品格,支撐他攻破一道道科研難關。

康振生院士在實驗室里工作

堅守初心:每年為國家挽回20億公斤糧

1988年,康振生被公派到加拿大農業部溫尼伯研究所深造。從實驗樣品加工、切片到數據采集分析,他身兼數職,爭分奪秒做實驗。他的勤奮感動了挑剔的當地科研人員,對方甚至給他單獨配了一把實驗室鑰匙,方便他利用周末搞研究。

“溫尼伯研究所是全球研究小麥條銹病最好的單位,我可以留所工作,也可以拿綠卡。但我從沒想過要留在那里。”康振生在與妻子的國際長途電話中說,“國家派我出國的費用相當于幾十個農民一年的純收入。我是黨培養的,回國盡忠理所應當。”

1990年末,康振生回到陜西楊凌。憑著一片赤誠之心,康振生在西北大地上揮灑汗水。他牽頭組建陜西省農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后發展為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農業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以阻止病菌大區間傳播為目標的全國條銹病三級防控技術體系,于2006年被農業部采納,迄今在陜甘等12個省區市推廣,使全國小麥條銹病發病面積降低50.83%,每年挽回小麥損失20多億公斤。2012年,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0年,有美國學者發現小檗上出現條銹病。康振生敏銳地察覺到,這種枝干上帶有小針刺的落葉灌木,可能助長小麥條銹病的傳播。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康振生走進大山,如海里撈針般尋覓小檗植株,“甚至不確定海里有沒有針”。

為搜集足夠多的小檗植株,康振生幾近癡迷。一次,康振生在西北采集小檗標本,因為滿臉塵土且攜帶有鐵鍬、GPS等物品,被高速收費站人員誤認為盜墓賊和文物販子,幸虧他及時出示證件,才澄清誤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海里也能撈金針。通過數千份樣本采集、上萬次實驗研究,康振生團隊發現,有性生殖是我國條銹菌致病性變異的主要途徑。野生小檗廣泛分布于西北山區,小麥條銹菌則在小檗上“生兒育女”,并不斷變異,影響原有抗病材料發揮作用。2017年8月,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病理學年評》上發布,引起業內強烈反響。

防治病害的成果最終還要由農民掌握才能顯出實效。為了讓農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康振生將研發出的阻止條銹菌有性生殖防控技術概括為“遮、鏟、噴”,即遮蓋麥垛、鏟除小檗和噴施殺菌劑。

今年春季,小麥條銹病傳播范圍增大,全國遭遇近10年來程度最重的一次小麥條銹病。

康振生從1月起就赴多地開展小麥病蟲害普查,提前2個月發出條銹病大流行預警。他提出“春病冬治,控前保后;控西保東,打點保面”的防治策略,使處于我國小麥條銹病東西部菌源交流“橋梁”地帶的陜西省防控效果達到了95%,全國夏糧豐收成為定局。

康振生院士在麥田里

傳道授業:讓“知農愛農”精神代代相傳

在西農大師生心中,位于學校北區的“東南窯”有種神奇的力量。這個由防空洞改造的窯洞實驗室,先后走出過李振岐、康振生兩位“師生院士”,成為一代代學子的精神家園。

始終心懷祖國,服務國家需求。康振生既是農業科技的探路者,又是傳道授業的掌燈人。多年來,康振生累計培養碩博士生170余名。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康振生團隊陸續與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讓中國農業科研成果走出國門。有外國專家把他的團隊贊為“楊凌Group”,將他的實驗室稱為“康Lab”。

楊凌是農科城也是小城,生活條件和吸引力頗為有限。康振生團隊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幾乎每位“牛人”都曾拒絕過沿海高校的“挖角”。他們說:科研是第一位的,楊凌接地氣。搞農業的,離田地近,心里踏實!

如今的康振生坦承自己最愛的稱呼仍是老師和科學家。他每學期給本科生上30學時的課,身體力行教會年輕人知農愛農;他對科研嚴謹依舊,從不用自身影響力幫學生申請項目;他一到田里就興奮,經常為了幫農民看一種小麥病害,翻山越嶺幾個小時……

就在前不久,康振生還在學校的試驗田里,給近40位師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里,康振生右手握拳上舉,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聲音久久回蕩。

弟子們都喜歡康振生的一句話:“農業院校教師一生要站好兩個講臺,一是教書育人的講臺,一是田間地頭的講臺。常常自問初心何在,人生之路就會走穩走遠。”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