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保法實施在即 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專家座談會
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
2021年6月1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即將實施。其中,網絡保護獨立成章凸顯互聯網時代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網絡空間權益的決心。網絡環境紛繁復雜,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網絡活動參與者低齡化趨勢日益凸顯,未成年直播打賞、游戲充值、網絡欺凌、個人信息受侵害等問題受到全社會關注,互聯網“原住民”一代的網絡空間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這些問題亟需探討。
今年5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統一部署下,北京互聯網法院加掛少年法庭牌子,成立全國首家互聯網少年法庭,將集中審理未成年人涉網案件。5月28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以“加強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為主題召開專家座談會,共同研討新時代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問題。
此次會議邀請到北京市人大代表,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及互聯網平臺公司代表參加,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法治日報、北京電視臺、《半月談》雜志社、《中國審判》雜志社等媒體參與報道。會議由綜合審判三庭(少年法庭)庭長孫銘溪主持。
北京互聯網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瑞罡發表致辭,他對各位領導及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北京互聯網法院加掛少年法庭牌子,是互聯網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少年兒童保護工作指示批示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保證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效實施,貫徹落實最高法院、北京高院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希望各位代表、專家學者為互聯網法院更好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加強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充分建言獻策。
孫銘溪庭長介紹了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以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基本情況。互聯網法院成立以來,共受理涉未成年人案件20余件,涉及網絡游戲充值、網絡直播打賞、網絡購物、網絡侵害人格權等案件類型,整體數量不多,但前沿性、復雜性強,許多問題需要立法及實踐繼續凝聚共識。會上,孫銘溪庭長介紹了《北京互聯網法院關于加強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的基本內容,并向專家學者征求意見。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張洪生表示,北京互聯網法院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之際,積極提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意見非常有意義。意見政治站位高,內容全面,體現出北京互聯網法院切實注重和實踐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決心。建議進一步充實完善關于涉未成年網絡輿情引導,強化互聯網少年審判特色,強化平臺責任方面的相關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雷靂認為,網絡空間視覺匿名、空間穿越、身份可塑、多重社交等特征為青少年提供了成長的新空間,青少年需要解決“我是誰”及自我認同的問題。青少年身心發展有限、責任能力有限決定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全社會共同保護的重要意義。
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吳沈括以域外少年司法實施情況為例,重點介紹了美國少年法庭的機構設置、受案類型,并針對域外網絡霸凌案件實踐情況、法律規定、司法規制進行闡釋。他認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需要從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充分發揮各方面力量進行多樣化治理、綜合治理;二是重視未成年人數字素養提高,教育青少年正確了解網絡、使用網絡;三是司法要進行健康引領,充分發揮司法的規則闡明作用,為未成年人樹立維權的信心;四是各方主體應努力創造良好的數字生態。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在網絡空間中,要特別關注并強調監護人監護權行使。要強化互聯網平臺的安全保障義務,以青少年模式及相關算法治理為重點,結合民法典中互聯網平臺的安全保障義務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網絡專章,落實青少年保護問題。建議探索公益訴訟在青少年保護中的實踐,在案件審理中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何波表示,北京互聯網法院“少年法庭”掛牌是一個重大創新舉措,從已經積累的互聯網案件裁判經驗進一步聚焦到互聯網未成年人案件,一定會更好發揮裁判規則在未成年保護中的作用。北互出臺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意見非常必要、非常及時,希望意見中能夠進一步凸顯互聯網司法特色,突出亮點,并在實踐中進一步積累裁判規則,推進法律全面實施、保護全面落地。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曉冰從加強完善法治宣傳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議。她表示,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未成年人的權利意識、法律素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實踐中,法治副校長制度的落實情況與理想有差距,北京互聯網法院在法治宣傳教育方面大有可為,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新媒體方式等強化線下、線上多渠道法治宣傳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天凡認為,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應當更聚焦于未成年人本身,重點關注未成年人身心狀況、家庭成長環境、社會環境,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首要目標。希望北京互聯網法院在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比如網絡打賞、大額充值等司法案件審理方面積極發揮司法指引作用,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涉未成年人案件審判活動中,為未成年人成長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趙精武認為,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強的工作,保護主體的責任明確、責任互補,如司法與其他領域如何延展配合,是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他建議,意見中應進一步突出未成年保護在互聯網環境下的特殊性,在具體的裁判思路上更突顯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導向。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鄭寧表示,互聯網法院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提升的調查研究、涉未成年案件的審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要在結合互聯網審判特點的同時,注重如何更好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此外,對于引導未成年人安全上網、強化普法宣傳等方面,互聯網法院少年法庭還有許多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提出了案例、規則、治理的發展路徑。她認為,北京互聯網法院兩年多來通過扎實的案例裁判,已經成為促進互聯網立法的重要力量。未來,希望北京互聯網法院可以繼續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通過經典案例提煉規則,促進治理,助力發展。
來自騰訊、新浪微博、字節跳動公司的代表介紹了互聯網平臺在青少年模式、網絡游戲、網絡直播打賞方面對未成年人保護采取的措施,同時提出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如實際用人是否為未成年人的識別問題,如冒充未成年人主張返還已消費金額的黑灰產等。各平臺均表示,將積極推進技術進步,機制完善,切實履行未成年人保護職責。
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辦公室副主任李正斌表示,北京互聯網法院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前夕出臺相關意見,體現了互聯網法院的政治站位,也有利于對未成年人進行網絡保護。他從規范體例、制度細化、延伸保護等多個方面提出建議,并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
北京市人大代表、新和教育矯治所副所長張冬梅表示,直播打賞、網絡游戲引發社會關注,希望互聯網法院繼續發揮法治教育宣傳示范基地作用,依托典型案件審理、模擬法庭等工作,加強校園法治宣傳。特別是以動畫短片、電子卡片等形式強化線上聯動,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遵紀守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北京互聯網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瑞罡表示與會嘉賓們的發言具有極強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意義,為互聯網法院開展少年法庭建設、促進未成年人網絡案件審理、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提供有力的指導。下一步,北京互聯網法院將以少年法庭成立為契機,認真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實施工作,立足新時代特點,發揮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優勢,深化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改革,推進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隊伍職業化,為實現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新發展貢獻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