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凌晨,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在稍早前的17日晚間,搭載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本次任務中,有哪些航天科技為天舟七號貨運飛船保駕護航?
1月17日22時27分,搭載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之后飛船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一代“指揮家” 助力發射更安全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在發射時要經受火箭發動機產生的巨大噪聲帶來的考驗。為了保證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飛船在地面研制階段要進行噪聲試驗的考核。
考核的“考場”就是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打造的巨型“混響室”,“考卷”則是由噪聲試驗控制系統這位優秀的“指揮家”指揮低、中、高頻喇叭組成的“合唱團”模仿火箭起飛升空時發出的噪聲。
在這次“考試”中,天舟七號貨運飛船交出了滿分答卷。這也是新一代噪聲試驗控制系統在載人航天任務中的“首秀”,這一系統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綜合化測控系統 發射全程盡可“掌控”
在茫茫太空中,如何像追蹤物流信息一樣對天舟七號狀態進行全程“掌控”?
中國電科相關專家表示,天舟七號任務運用的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可自動化運行,類似飛機的自動駕駛儀,可根據任務占用和設備健康狀況,在全網自行按需分配計算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該測控系統由中國電科打造,可同時運行多種測控、數據傳輸工作模式,并兼容不同信號形式、不同頻點、多個目標,實現對飛船的軌道測量、遙測遙控和數據傳輸。
驅動機構優化升級 “運動關節”靈活穩健
目前,空間站長期處于組合體形態,貨運飛船在其中所面臨的力熱環境較為復雜多變,這對于貨運飛船的“運動關節”——驅動機構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飛船停靠空間站后,位于太陽翼與飛船推進艙艙體連接處的驅動機構,是為飛船提供能源傳輸的重要部件。它通過調整太陽翼的角度,以實現太陽光最大范圍照在太陽翼上,從而保證發電效率。
在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研制過程中,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制人員對驅動機構進行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其驅動能力和驅動可靠性,讓這一“運動關節”可以更好地控制太陽翼完成跟蹤、捕獲等動作,應對太陽翼展開、飛行器變軌、對接、停靠、返回制動等工況的適應能力更強。(記者宋晨、徐鵬航、溫競華、陳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