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0月14日在成都市郫都區街頭拍攝的科幻主題裝置。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菁蓉湖畔,藍銀色“星云”造型流光溢彩,成都科幻館如一座翩然欲飛的星際母艦。數千名中外科幻作家、科幻出版家、影視動漫界人士及科幻迷,聚會在這片被千年古蜀文明之光照耀的土地上。
第八十一屆世界科幻大會18日在成都科幻館開幕。這是全球最受矚目、歷史最悠久、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題活動首次“牽手”中國。
以“共生紀元”為主題,為期5天的大會將通過思想實驗和頭腦風暴,探討一系列全球性共同話題。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的“雨果獎”頒獎儀式,200多場主題沙龍、展覽、派對等活動也在此間舉行。
象征“無限想象與可能”的雨果獎“火箭”獎杯;將三星堆金面具融入“星云”屋頂造型;吉祥物“科夢”身披“巡航者”機甲……大會的科幻基因、古蜀元素濃度很高。
“我參加過很多次世界科幻大會,成都場館是最有未來感的。”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說,本次大會是值得被載入中國科幻史冊的一筆。
南方科技大學教授、科幻作家吳巖認為,大會對海內外產生雙向積極效益:了解中國龐大科幻市場、理解中國文化元素、促進全球對話交流。
“水到渠成”,本次世界科幻大會聯合主席本·亞洛如是評價這一科幻盛會與文化名城成都的相遇。
成都是具有44年歷史的《科幻世界》雜志社所在地,誕生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及中國科幻最高獎項“銀河獎”;中國科幻產業去年總營收達877.5億元,《流浪地球》等科幻電影聞名世界;中國擁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科幻粉絲群,每年有200篇以上的科幻作品走向海外。
這是10月16日晚拍攝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主場館——成都科幻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與到場的諸多海外讀者一樣,來自日本東京的康佑夫婦慕名而來:“在日本,《三體》等中國科幻小說的名氣非常高。”
從“星云”出發,一路直抵6500光年之外的“創生之柱”,開幕式倒計時短片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這在未來皆有可能,”中國科幻迷“十三”說,“科幻正成為與現實聯系緊密的文學。”
“天眼”觀天、“嫦娥”探月、“夸父”逐日……中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帶給科幻作家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中國科幻人因此更加自信,他們在會上透露,正努力投入新的文學創作中。
愛因斯坦關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的觀點在大會上引發共鳴。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索耶說,當前世界科技發展呈現加速狀態,“即使未來人工智能也擁有了想象力,我依然相信人類的想象力更寶貴。”(記者 余里、馬欣然、李倩薇、馬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