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楊思琪
眼下正值就業季,各地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精準施策,多方發力,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流程。“就業服務不打烊,線上線下不停歇”成為不少高校的工作常態。與此同時,部分地方就業工作中出現華而不實苗頭:“今天的就業講座實在不想參加,但被老師拉去湊人頭”“招聘會熱熱鬧鬧,找到工作的沒幾個”“就業活動搞了一籮筐,感覺學生并不買賬”……這些活動不僅花了錢財、費了工夫,還苦了學校、傷了學生,值得警惕。
就業活動頻現“花樣追求”
訪企拓崗、萬企進校、春風行動、人才計劃、春季就業攻堅、出臺引才留才政策……今年以來,線上線下連續不斷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專項活動在各地如火如荼展開,教育、人社等有關部門以及各大高校使出渾身解數、拿出“絕活兒”,幫助高校畢業生“輕裝上陣”。然而,少數高校就業負責人和畢業生向半月談記者反映,就業工作中也頻現“花樣追求”,實際意義不大,還對就業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大學生在2023年春季校園招聘會上挑選崗位 趙啟瑞 攝
——追求氛圍感,實則“花架子”。“今年以來,不少招聘會在學校開了,數百上千家用人單位過來了,但不少參會的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不符合學生的期待。”25歲的碩士畢業生高元元(化名)表示對校內招聘會“不感冒”。
“看起來很熱鬧,實際上含金量不高。”北京一所985高校畢業生說,自己換好正裝、印好簡歷,參加招聘會時,卻發現有的企業參會只是為自己“打個廣告”,甚至沒有招聘計劃。這樣的招聘會難免淪為“大幫哄”“花架子”,學生很難通過招聘會拿到offer。
——追求大場面,實效難保障。“現在大部分畢業生處于實習和求職階段,沒有返校。我們只能四處抓人、求人參加活動。”東北地區一名高校就業工作負責人說,一些地方創新組織“人才周”活動,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走進校園,但“初衷雖好,時機欠佳,效果難保”。
多位高校受訪輔導員表示,為提高“上座率”“參與度”,“顯得學校足夠重視”,高校只能想盡辦法讓學生參加,給各個學院、班級發通知、下任務,比如“每班出3人”“把就業活動的參加率納入就業工作考核”等,不僅增加了學校工作負擔,有的學生還產生不滿情緒,實際效果怎樣卻沒人關注。
——追求“數好看”,學生“被就業”。考研“二戰”“三戰”學生越來越多,成為不少老師眼中的“就業困難戶”。無奈之下,有輔導員和學生商量搞個轉賬截圖,假裝學生做家教有工資收入,最終算作“靈活就業”。“不簽就業協議,就不給發畢業證”“先掛在老師開的公司名下”……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地方單純追求形式上的高就業率,不惜采取虛假就業手段,導致學生“被就業”。
警惕不良就業政績觀冒頭
多位高校就業工作負責人反映,當前從上到下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各種考核都將就業率作為核心指標,他們不得不在提高就業率上“想辦法”“下功夫”。
“就業率考核壓力大,全省通報各高校、學校通報各學院。我們學校英語、化學、生物等傳統專業多,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有脫節,公辦院校專業調整普遍跟不上社會發展,但面對考核‘一刀切’,我們也很無奈。”黑龍江省一所高校就業工作處處長說。
“不擔責、怕追責,會讓大興招聘會的不良風氣愈演愈烈。”有受訪人士指出,一些就業工作負責人為了在短期內表現優異,就通過舉辦大量招聘會等就業活動來彰顯工作業績。“只要辦了豐富多樣的活動,不管效果如何,即使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也好向上級、向學生交代。”
“面對新形勢,我們確實有無力感和本領恐慌。”有受訪高校教師說,當前新老行業交替變化快,“95后”“00后”學生想法多,但是就業工作思路比較陳舊、工作方法仍然單一,只能按部就班去推進。而考核要求則是每年都要比上年更好,難免會想辦法造假。看到其他學校的好做法也“抄作業”,至于這些工作的意義有多大、是不是符合學校實際,就顧不上了。
一些受訪學生反映,有的學校在安排日常教學工作時沒有與就業工作有效銜接,給學生就業帶來一定困難。比如,有的學校畢業生專業實訓實習時間偏長,容易錯過10月、11月的就業高峰期。
一件件干,將就業工作做實做細
“畢業生好就業、就好業,關鍵在于有更多優質就業崗位。”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教軍章建議,進一步穩定開拓就業崗位,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與高校的精準對接,持續優化就業環境。
多名高校受訪人員指出,高校圍繞就業數據消耗了較多精力,而在提供高質量就業服務上較為乏力。應建立對高校就業工作的正向評價機制,引導高校從注重就業率轉變為注重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服務。
“要把就業工作做實做細,力求轉變工作作風,杜絕一切形式主義。”一名高校就業工作負責人說,如結合畢業生就業意向搭建分區域、分層次中小型招聘會,精準推送企業用人信息,開展好“一對一”幫扶工作,加大對就業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提升就業服務指導的“溫度”。
“深入推進就業育人,貴在堅持問題導向,滿足畢業生就業需求。”黑龍江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就業創業服務部部長孫慶彬說,一方面高校要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迫切需求,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確保學生獲得有效的就業指導。
不同學生的能力特長、性格特點不同,職業發展方向也有差異。不少受訪學生期待,學校可以通過簡歷撰寫指導、面試求職培訓、一對一咨詢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幫助學生提升求職本領和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