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自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匯渝水,吞烏江,在三峽腹心地帶孕育出一座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縣——忠縣。漢武帝時期置臨江縣,唐太宗感念巴國將軍巴蔓子“刎首留城”壯舉,賜名忠州。嚴顏、甘寧等忠臣良將涌現于此,白居易、陸贄等唐代名人在此為官……
近年來,忠縣在擦亮上述老名片的同時,不斷喚醒“沉睡”的文化資源,打造出一系列新名片。
一條街:“三峽留城”留住巴渝鄉愁
忠縣,長江之濱,一條名為“三峽留城·忠州巷子”的街巷成為寄托當地人鄉愁的地標。
它擁有流淌著歲月痕跡的青石板路,原樣保存的老城門、大府邸等文化遺存和明清建筑,巴渝特色的民居、商鋪,三三兩兩的游客穿行其間,與老街居民互融共生……
三峽留城·忠州巷子 儲加音 攝
“‘留’字有兩層含義,其一,忠縣是三峽工程蓄水后,庫區唯一一座半淹縣城;其二,取巴蔓子將軍‘刎首留城’之意。”項目打造方、重慶北倉文化創意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傳波說,這條老街曾是老忠縣最繁華的街區,承載著“千年名邑”忠州的厚重文化,并保留了完整的街巷肌理。
然而,這條老街長期在“沉睡”。改造前,其建筑多數老舊破損、配套設施老化殘缺、市場業態衰竭,僅能基本滿足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2020年,忠縣提出通過“微改造”,對老街進行保護性改造和更新。項目規劃設計歷時一年多,最大限度還原忠州巷子歷史肌理,以及三峽江城的城市個性,并合理植入文化、創意、休閑、時尚等新業態。
“改造下的是‘繡花’功夫,盡量保留老街原有特色元素和材質?!敝铱h住建委副主任肖維華說,磚瓦、木石等建筑材料盡可能就地取材,還保留了原有的老字號店鋪、古樹名木以及老式民居。
如今,這條老街“蘇醒”了,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沿著平整的路面徜徉,十字街、弓箭街等街巷縱橫排列,老城功能、附屬設施得到完善又不失歷史韻味,頗具年代感的數十家商鋪鱗次櫛比,服務咨詢中心、愛心食堂等生活服務設施一應俱全,令人體味到白居易筆下“無論天涯與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的境界。
“老街環境大變樣了,來參觀玩耍的人不少,一到節假日游客更多,我們家的生意至少比改造之前翻了倍。”談起老街的變化,在街頭經營副食店的老居民肖本玉笑著說。
一座島:人文與生態有機融合
隆冬時節,長江忠縣段水面寬闊平靜,一群群水鳥不時從一座江心島上起飛,到江邊覓食、起舞……這是皇華島,長江三峽首個開園的考古遺址公園——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所在地。
皇華島是一座生態島。它具有獨特的洲島濕地景觀,兼具水、陸、消落帶濕地三種生態系統特征,先后發現紅嘴巨鷗、荷葉鐵線蕨等珍稀動植物,2016年獲批國家濕地公園。
皇華島更是一座人文島。皇華城是南宋山城城防體系中唯一的孤島型城址,四面環水,易守難攻。宋元戰爭時期,皇華城將士不屈抗爭、寧死不降,將忠義精神根植于這座島城之中。
2016年以來,經國家文物局批準,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開展了皇華城前期調查、全島普探和考古發掘工作,累計勘探面積92萬平方米,發掘面積8200平方米,皇華城城墻、城門等各類文物揭開神秘面紗。
2023年9月27日,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正式向游客開放,截至2023年底已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我們正統籌生態與人文、保護與利用,實施護岸、治水、造林工程,構建文化闡釋體系,規劃建設考古遺址博物館、配套基礎設施,讓這顆位于三峽庫心的‘綠色明珠’更加璀璨奪目?!敝铱h文旅委副主任向偉說。
一個村:農文旅融合盡享原鄉魅力
在皇華島遠眺對岸,一座半島形若拇指,嵌入江心。這獨珠江村,依托農文旅融合發展,也正成為忠縣的新名片之一。
從空中俯瞰,長江在此轉了一個大大的“U”形急彎,形成三面臨江、一面靠山的半島;站在獨珠江村的“二面江”處,左右所見均是浩浩長江,登上烽火臺,即可一睹“江轉船回石似屏”的江村風光。
獨珠江村景色 儲加音 攝
“江村風景好,傳統院落與自然田園交融,山清水秀,江楓漁火,無論晴雨,漫步村中棧道,滿目皆是江景?!豹氈榻屙椖拷ㄔO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趙榮介紹,此地雖名為“村”,但距縣城僅約3公里,忠縣正努力將其打造成為產村景、農文旅融合發展,順應城市居民近郊休閑需求的示范。
曾經的獨珠江村,只是一個破敗蕭條的小村莊。在打造過程中,獨珠江村保護半島自然生態環境、修復江村歷史人文風貌,延續和保護江村“山水田林村”肌理,種植水稻、油菜、荷花等,塑造江村現代農業和生態景觀基底,同時植入農耕、民宿文化體驗。
在“新農人”周玉高投資建設的現代智慧農業園內,脆桃和藍莓基地、果蔬無土栽培園區可四季賞花、四季摘果,集農業示范、親子游玩、科普教育于一體,成為游客休閑的好去處,公司還優先吸納當地村民就業,在公司務工的40多名村民中,包括30名本村脫貧戶。
目前,獨珠江村已建成8處休閑場所,8家“江村人家”星級農家樂,2023年還舉行了草地音樂會、農事趣味體驗、慶豐收暢游智慧農業園等主題活動,讓游客在農事體驗中感受濃濃鄉愁。
“我們要珍視忠縣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山水之城獨特的地域特色,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長江的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鄉發展相融合,讓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努力繪就好峽江中的忠州畫卷。”忠縣縣委書記李電說。
半月談記者:李勇趙宇飛周聞韜 /編輯:蘇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