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段話高度凝練了2024年和今后一段時間中央抓“三農”工作的思路,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對“三提升”相關工作作出部署。“三提升”分別有何政策內涵和具體要求?三者有何有機聯系?實踐層面,各地對此有何創新探索?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半月談》特別策劃刊發《鄉村全面振興新臺階》專題報道,“三農”專家、全國人大代表及各地基層干部群眾共同就此議題,從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個維度,展開政策觀察分析和實踐經驗提煉,以期助力“三提升”落實落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邁上新臺階。
《鄉村全面振興新臺階》專題報道
議題策劃:葉俊東
統籌實施:周清印、高遠至
撰寫采寫:張燦強、趙一夫、王麗紅、陳晨、李浩、孫正好、周聞韜、袁敏、張力元、謝奔、李思遠、姚子云、李力可、趙葉蘋、王紫軒、胡偉杰
組稿編輯:李力、徐寧、孫好、趙一鴻、李坤晉
小雜糧長成大產業
半月談記者 陳晨 李浩 孫正好
小米、蕎麥、糜子、高粱等小雜糧,是延安人餐桌上的尋常物,也是最具陜北特色的“家鄉味道”。“熱騰騰的油糕擺上桌,滾滾的米酒捧給親人喝”“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在民歌中、在詩篇里,它被反復吟唱,更成為老區人心中不可磨滅的情結。
如今,這滋養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五谷雜糧,又在為老區振興發展注入勃勃生機:新的種植模式和產品業態持續涌現,小雜糧的“種法”“吃法”已大有不同;一二三產加速融合,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傳統的小雜糧,已成為“新味”十足的致富大產業。
種不愁、銷不愁,新種法里有文章
臘月里的陜北大地寒風凜冽。望著眼前一片鱗次櫛比的梯田,延安市志丹縣杏河鎮牛寨村黨支部書記張志亮興奮地搓著手:“這是村集體流轉的502畝耕地,等春天種上小米,合作社的來料就不愁了。”
延安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海拔高、光照久、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為小米、蕎麥、糜子等小雜糧提供了沃土。但因耕地零碎分散、難以應用大型機械,比較效益偏低,前些年,當地不少農民改種其他作物。
“村集體流轉耕地,把破碎的土地化零為整,在農業部門支持下建成高標準農田。技術部門幫我們選好種子、提供指導。”張志亮說,眼下,村民既有土地流轉費,還能在合作社務工賺錢,村集體也實現盈利。
品種選育、技改升級、提升產能,發展集中耕作、訂單農業、托管服務等經營方式,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涌現……近年來,延安將小雜糧作為重點發展的4條農業產業鏈之一,推動種植面積和產量品質穩步提升。
延安安塞區一家食品廠的工人在包裝小米 鄒競一 攝
在甘泉縣,當地引進的陜西糧農谷添力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與農民簽訂了1830畝小米的訂單,企業提供種子、實施標準化田間管理并以每斤高于市場行情2角的保護價收購。“還是種雜糧,種法可完全變了樣。”甘泉縣橋鎮鄉方家河村種植大戶李廣龍說,他去年種下300畝小米,收入達50萬元。
截至2023年末,延安小雜糧種植面積為40.65萬畝,總產量4.9萬噸,分別較上年增加2.4%和3%;訂單農業種植面積達到5.63萬畝,較上年增加12.6%;延安小雜糧預估產值52億元,“延安小米”品牌價值達27.69億元。
延長產業鏈,新業態“點糧成金”
走進志丹縣新綠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釀酒車間,酒香直往鼻子里鉆。“去年收入近200萬元。”負責人韓永華喜笑顏開,在雜糧領域耕耘近20年后,他的好日子開始了。
“創業初期只管悶頭種,沒想到整個產業鏈都能掙錢!”一次赴外地考察后,韓永華決定把種的高粱釀成酒,提高產品附加值。而今,合作社已探索出“高粱釀酒、酒糟喂牛、牛糞還田”的循環經濟模式。
鍛鏈、延鏈、補鏈,向精深加工邁進。近年來,延安從傳統種植業向產供銷全產業鏈發力,小雜糧深加工產品愈加豐富。在甘泉縣工業園區,8家小雜糧深加工企業形成集群,頗具規模,去年新建的中通陜北智能科技電商產業園里,豆腐干、小米禮盒、納豆零食等深加工產品正在裝車,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獨立包裝很方便,雜糧零食很健康。”一位深圳網友對網購的小米酥如此評價。今年以來,這款小米零食銷量超過了1萬單,讓延川縣森海農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錦春對產品研發充滿信心。
“堅持創新,產業才能不斷向前。”說話間,劉錦春飲下一杯新研發的小米飲料,咂摸起延長產業鏈條的“甜味”:“1斤小米市場價是3元多,做成飲料,小小1瓶就能賣6元,做成小米酥,1斤能賣29元。”
在延安,游客不僅能將雜糧酥、小米鍋巴等深加工產品作為伴手禮,還能體驗到“小雜糧+文旅”的新魅力。延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姚貴軍說,延安正將雜糧產業與鄉村旅游、科普教育相結合,打造農耕體驗、休閑觀光聯合體,將產業鏈向文旅、商貿等領域延展。
新農人助力,小雜糧“接二連三”
數九寒冬,本是農閑時節,延安市寶塔區萬莊村,“80后”村民毛偉卻忙個不停。晨光熹微,他的電商直播已經開始。鏡頭前,主播介紹著陜北的民俗風情,將金燦燦的小米裝袋。畫面里,毛驢拉磨碾谷,窯洞里飄出裊裊炊煙。電腦后臺上,訂單量快速上漲。
2023年,延安全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33.14億元。在寶塔區,僅從事小雜糧銷售的電商經營主體就有130多個。“許多新農人借助手機這個新農具,讓延安的五谷雜糧插上了翅膀、‘飛出’了山坳。”寶塔區商務局副局長孫平說。
延安市寶塔區萬莊村電商直播現場 孫正好 攝
在一大批新農人的助力下,延安小雜糧產業業態更加多元,品類加速細分,不斷激發第一產業“接二連三”的增值效應。
甘泉縣新迎貿易有限公司的車間內,負責人武鵬鵬一身時尚的運動裝扮,仔細核算著網店銷量。這位留學歸來的“90后”原本就職于西安一家金融公司,2022年辭職回到甘泉縣,從父親手里接過納豆加工廠。
說是工廠,可當初加上武鵬鵬一共只有3人。為了尋找出路,武鵬鵬堅持在電商平臺發力,把產品設計和銷售思路不斷推翻重來,終于在2023年迎來轉機:主打的納豆零食每日銷量從20單上漲到了幾百單、上千單。如今,這家企業每天發出1500余件快遞,成為行業新秀。
全國人大代表、延安市市長嚴漢平: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優勢,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促進就近就地轉化增值。延安按照這一思路,在小雜糧這一土特產上下功夫,持續用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把精深加工作為主攻方向,以鏈式思維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曾經滋養中國革命的小雜糧,逐漸成為老區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一棵油茶,多元開發
半月談記者周聞韜
初春時節,行走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后,漫山遍野潔白的油茶花迎風綻放,煞是好看。當地干部介紹說,種油茶不僅風景好,“錢景”也好。
酉陽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有1500年的油茶栽種歷史,但過去缺乏整合,產值偏低。近年來,當地立足資源優勢,以全縣平均海拔800米、生態良好為出發點,打造“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全力在產業鏈上做文章,做優做大油茶業。
“首先是產業鏈向前延伸,在苗木繁育上做文章。”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文說,2019年,公司在泔溪鎮投資建設400余畝油茶育苗基地,組建了以國家油茶科學中心首席專家姚小華為首的專家技術團隊,開展科技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培育出適宜武陵山區的地方品種。
半月談記者在育苗基地2300平方米的智慧大棚內看到,溫、濕試驗區可模擬海拔1200米生長環境,研究油茶不同品種較適宜的生長區域環境;立式培育試驗區內采用多層苗木培育方式,以充分利用空間,種苗上還懸掛著“國家油茶科學中心”的身份牌。
龍潭鎮柏香村的油茶苗圃基地內,村民正在移栽油茶苗 冉川 攝
“一般油茶畝產量三四百斤,我們能達到1500多斤,且品質更高,秘訣就是更優質的種苗。”張新文說,截至目前,該基地已培育油茶良種苗1500多萬株,種苗銷售收入上億元。
除了育苗,酉陽油茶產業鏈也向后延伸,在產品打造上做文章。油茶果全身是寶:油茶籽壓榨出的茶油是高品質食用油;初榨之后,茶籽餅粕可用于醫藥、日化等;提取完茶皂素的茶粕是上好的有機肥料及飼料;油茶基地還可開發鄉村旅游,發揮生態的經濟效益。
“產業鏈延伸后,酉陽及周邊區縣油茶籽銷售難題得到了解決,油茶籽采購還擴展到湖南、江西、廣西等地。”酉陽縣委書記祁美文說,在這一思路的引領下,酉陽不僅發展成以油茶種植、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還構建起以油茶產業為主導的“1+9+X”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023年3月2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正式批準《地理標志產品酉陽茶油》地方標準,自同年4月1日起實施。這是全市批準的首個關于茶油的地方標準。
走進酉州油茶科技公司的茶油生產車間,一粒粒油茶籽歷經篩選、烘干、炒籽、水洗、過濾、灌裝等近20道工序才成為成品茶油。
酉陽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隨著酉陽茶油地方標準的制定,從種苗、種植到采收、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品質監管,產業全流程、全鏈條都有明確、具體的指標要求,這既是酉陽茶油提升品質、品牌的行業規范,也是迭代升級構建茶油標準化產業體系,實現品牌強農、質量興農的操作指南。
近年來,酉陽縣通過“公司+村集體經濟+基地”模式,在全縣38個鄉鎮168個村種植油茶38.3萬余畝,通過加強對化妝品、洗護用品、生物農藥等研發,開發36款油茶系列衍生產品,油茶產業綜合產值達23.11億元,聯結帶動農戶5.5萬戶20余萬人,全縣48%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來源于油茶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酉陽縣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黨支部書記冉慧:抓好鄉村產業,關鍵要挖掘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打開鄉村經濟的新空間。只有進一步鼓勵引導農業企業、合作社、小農戶投身特色農產品生產,變“山中貨”為“酉好貨”,讓產業鏈延出“大效益”,才能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能級躍升和農民共同富裕。
文旅相融,鄉村也有大IP
半月談記者袁敏 張力元
鮮肉熗炒后香味四溢,鍋中加入沸水咕嘟冒泡,海鮮青菜面餅一鍋燴出……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泊里大集,商戶程煥娟笑著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海鮮燴餅端到游客面前。小小一碗泊里特色美食成了“網紅”,眾多游客慕名前來。
“旺季一天能來近兩千人、賣掉四五百斤餅。我們店里11個人忙前忙后,6個鍋一起開火,還是常常排長隊。”程煥娟說,大集上各家都是一個價,餅和菜免費,游客從市場上買了新鮮海鮮,店里按照一個人15元或20元的價格收取加工費,一天營業額能達到3萬多元。
泊里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房宏飛介紹,泊里大集有300多年歷史,是青島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集市之一。2023年,這個煙火氣與人情味滿滿的百年集市一躍成為網紅打卡地,“去泊里,趕大集”成了許多城市年輕人的時尚。
“泊里大集的走紅離不開厚重的文化積淀。”房宏飛說,泊里鎮有泊里紅席、泊里麥草畫、泊里燒肉、泊里鑼鼓等17項非遺。近幾年,泊里鎮聚焦文旅融合,深挖非遺文化資源,讓交織著鄉土情懷與文化韻味的農貿大集,成為泊里文旅的“金字招牌”。
人們在泊里大集上選購風味小吃 李紫恒 攝
泊里是山東省把鄉村文化打造成大IP的一個代表。近年來,山東著眼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價值挖掘,加快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轉變,推動集聚化、精致化、特色化、時尚化發展。農業好品、鄉村故事讓城里人耳目一新,傳統文化、非遺手造吸引年輕人關注。鄉村文化正轉化成巨大流量,成為鄉村振興重要引擎。
2023年4月,山東省9部門印發《關于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培育80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推出10大鄉村休閑度假區、30個旅游民宿集聚區、50個休閑度假鄉村和200家休閑度假民宿。
為此,山東將特色文化內涵和地域元素融入鄉村旅游項目全過程、旅游消費各環節,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魅力村莊,推動旅游村莊點線面聚合發展。
草莓是青島城陽夏莊街道的一張特色名片,不僅“好吃”,而且“好玩”。全國人大代表、夏莊街道曹村草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倩介紹,近年來,合作社把分散的草莓農戶組織起來,統一生產種植等標準,草莓品質大幅提高。目前種植面積1500余畝,社員畝均純收入約8萬元。
通過發展現代化、設施化農業,草莓變得更加“好吃”了,下一步如何發展?合作社經過調研給出答案:讓草莓更加“好玩”。
2021年,當地投資約1億元,建設了占地面積167畝的青島鄉縵草莓樂園,涵蓋果蔬采摘、兒童游樂、文創手作、自助餐飲、動物喂養等業態。樂園以草莓為主題,以夏莊街道特色果蔬為基礎,創造了“果蔬大陸”品牌和11個特色文化IP。
依托特色產業,休閑采摘和觀光旅游農業在夏莊蓬勃發展。“看到家鄉逐漸有了人氣、鄉村產業逐漸有了熱度,我們發展的底氣更足了。”王倩說。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國家一級演員劉莉莉:深入挖掘梳理各地鄉村歷史文化脈絡,凝練其精神特質與文化內核,使之與當地文化旅游與特色文化產業有機融合,是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許多鄉村在這方面都有潛力可挖,可將文化品牌建設與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更好結合起來,開發各類文旅產品,打造鄉村文旅IP,實現以文促商、以文興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