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秀美玉湖、獨具風韻的新豐廊橋……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的一幕幕景色,隨著畫筆揮動,逐漸顯現在畫布上。正坐在畫室參與的學員,大部分都是農村留守婦女。
“我們不僅定期為村民進行免費的油畫培訓,繪畫的材料也免費提供。”畫師周艷麗既是培訓講師,也是來自黎川農村的本土畫師。周艷麗說,人們通常認為農村與藝術很遙遠,而實際上,如今農村的土壤已經在不斷孕育土生土長的藝人。
黎川的油畫歷史能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那時一批上海下放知青在黎川縣文化館的支持下,開辦油畫培訓班,黎川油畫由此發軔。一大批優秀的黎川民間畫家“扎根發芽”,有的走出大山宣傳故里,有的留在家鄉帶動后來者。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黎川油畫協會會長楊吉榮就是在1994年回到家鄉東港村教學徒,他帶出的學徒在廣東、福建、上海、北京等地從事繪畫產業,每年創造油畫產值3000多萬元。
如今走進東港村,只見“樟溪十二景”以油畫形式出現在村莊墻體上,與當地自然風光相得益彰。
據統計,黎川目前全縣共有3000多人從事油畫創作,遍布全國各地,油畫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本縣集聚的畫家有400多名、油畫企業49家,年創產值可達3.6億元。
黎川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黎川縣不僅對油畫工作室有免租金、免稅的服務政策,水、電運營等費用也由政府負擔,讓鄉村藝人能心無旁騖地創作。為培養油畫后備人才,政府出資,聘用老師與撫職院、黎川職校聯合開辦油畫培訓班。
讓農村藝術土壤日漸肥沃,離不開全民參與的藝術氛圍。今年9月,“藝術在浮梁2023——重返青和綠”正式開幕,來自10個國家及地區的 64 位(組)藝術家帶著65組藝術作品,來到江西浮梁縣。這些藝術作品有的分布在村道田間,有的在茶山,有的在村莊閑置老屋里。
在浮梁縣寒溪村,村民徐桂香的老房子里懸掛和擺放著許多音響,正對大門的墻上貼著一幅畫。原來,她和藝術家一起,把老房子原本墻上的文字、數字、圖案等元素,融合老人的回憶和孫子的講述,通過聲音展現出來,讓原來閑置的老房子成為一個聲音媒介裝置展場。
像這樣的藝術作品在當地并不少見。文藝孕養著鄉村藝人,鄉村藝人也在促使文藝扎根鄉村。
在江西萍鄉市安源鎮,映山紅藝術團、星火藝術團的成員們正緊鑼密鼓地排練節目。團里的演員全都是安源鎮張家灣村的村民,年紀最大的有70多歲,最小的有40多歲。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安排兩三場演出,每場演出有10余個節目,已累計為群眾和游客送上數百場次表演。
映山紅藝術團、星火藝術團在張家灣初心舞臺排練情景劇 劉佳蔚 攝
映山紅藝術團團長楊佩香已經70歲了,她說,大伙希望通過更多接地氣的節目,增強百姓文化獲得感,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近年來,張家灣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集“紅色旅游+休閑農業+觀光體驗”為一體的大景區,吸引大量年輕人回村創業,幫助本村人口就近就業,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長2000余元。
半月談記者:熊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