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沒有疫情的正常大學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一位在校大學生充滿遺憾的感嘆讓無數人心疼。
疫情發生以來,這屆大學生眼中的大學生活,是不斷被延期的開學、是沒有盡頭的封校、是接觸不到老師同學的網課、是沒完沒了的核酸檢測和軌跡排查……那些曾經看來稀松平常的校園生活變得難以實現。“我的青春就在封校中度過了”“大學生活等于與世隔絕”……網絡上的這些留言道出了疫情之下大學生們的無奈和遺憾。
不讓出校園、沒有集體活動、甚至取外賣都不太容易,封校后的大學生活還剩下什么?從網絡上不少學生的分享中,我們看到有人借著不會被打擾的時間泡圖書館、沉浸式學習;有人爭當志愿者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人在和舍友日夜相處的時光里留下一張張青春的紀念;有人在核酸檢測現場拉起了小提琴;還有人花式整活,在有限的條件中制造歡樂……封校沒有封住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和喜愛,在吐槽、抱怨的同時,這屆大學生也用微笑將這段特殊的日子點亮。
大學時光在封校中度過的確令人遺憾,但換個角度想,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獨特的青春記憶?青春,就是無論處于何種境遇都能堅定信心、樂觀向上;而成長也正是在艱難的環境中保持陽光、制造美好中凸顯其力量。當疫情消散,這段相互吐槽、相互陪伴、相互鼓勵的難忘經歷,也將成為青春的又一注腳。
封校中的大學生是疫情之下不能被忽視的一大群體。學校在防控疫情同時,應更多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和鼓勵,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在符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學校應積極為他們創造條件組織線上活動,盡可能豐富他們的大學生活,盡量讓他們的青春少一些遺憾。
我們無法決定疫情何時結束,但我們能決定用什么樣的心態和狀態面對當前的困境。在等待“春暖花開”的日子里,我們決不能放棄,要盡其所能,讓這段特殊的青春年華也能閃閃發光。(半月談評論員: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