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增加。重癥發生率高不高?救治情況如何?怎樣預防重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新冠病毒導致重癥概率高不高?
“現階段,感染者以輕癥為主,部分為普通型,少數高齡老人和患嚴重基礎病的發展為重癥和危重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分析,當前,我國流行毒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因毒株傳染性極強疊加人口基數巨大,感染人數比較多。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較原始毒株和德爾塔毒株明顯下降,感染者中輕型和無癥狀占絕大多數。輕癥病例肺部影像正常,無肺炎表現,癥狀以發熱、乏力、全身酸痛以及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部分患者伴有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大部分人3至5天體溫能恢復正常,其他癥狀逐漸改善。
“北京定點醫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癥、危重癥占比為3%至4%。”負責北京兩家定點醫院的重癥、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介紹,來就診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康焰介紹,近3周以來,天府醫院ICU累計收治了46名重癥患者,占有癥狀感染者1%左右。從就診的情況看,最近發熱門診每天有約450名就診患者,其中需要入院治療的大概占有癥狀感染者10%。
“盡管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下降,但因為感染者基數龐大,重癥絕對人數也不容忽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像上海這樣的城市,高齡老人和有基礎病的脆弱人群絕對數不小,即便感染成為重癥的比例很低,也會給醫院重癥資源造成很大壓力。
所謂“白肺”是重癥肺炎的表現之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馬曉春說,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癥肺炎主要表現為急性呼吸衰竭。從CT影像上看,當肺部損失比例很高,才會表現為白肺,并不是只要出現肺炎就是白肺。出現白肺的患者往往是危重癥患者,這部分人在所有新冠患者中占比很低。
導致重癥肺炎并出現白肺的因素不只是感染新冠病毒。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介紹,過去,醫院也會收治一些白肺患者。冬季感染流感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都可能導致重癥肺炎。高齡老人、基礎疾病患者、重度吸煙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危重癥。
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于凱江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臟、腎臟疾病等基礎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和重度吸煙者,是重癥肺炎的高危人群。
重癥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療?
3年來,在救治新冠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的過程中,我國積累了大量經驗和救治資源,也鍛煉了一大批戰斗力強的重癥醫護隊伍。
童朝暉說,目前,我國救治方案已經更新到第九版,對重癥、危重癥患者,從預防到治療都有比較完整的方案,包括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案,經過3年臨床檢驗,已經很成熟,對收治的重癥患者能夠快速、有效救治。3年當中,各家醫院的重癥、呼吸、感染等科室醫生都在臨床實際救治中積累了比較好的經驗。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鐘鳴介紹,對于新冠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救治,首先采取早期抗病毒的治療,比如使用一些小分子的抗病毒藥物,同時根據病情的需要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對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支持的一些設備,比如呼吸機、高流量氧療和ECMO等設備,對患者進行呼吸支持。加強對癥治療,比如對休克的患者進行補液,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同時進行營養支持治療等。
中醫藥積極參與重癥、危重癥救治。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吳偉說,中醫藥在疫情發生以來顯示出確鑿的臨床療效和特色優勢。我國總結出來的“三方三藥”以及各地中醫、中西醫結合的經驗表明,輕型、普通型單純以中醫藥治療就有效,并可以阻止向重型轉變。重型、危重型中西醫協同治療也取得較好的效果。
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是否有后遺癥?
李蘭娟介紹,從目前臨床病例治療來看,多數患者預后良好,極少數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恢復后可能存在肺纖維化。做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都不會留下后遺癥。
馬曉春介紹,患者在ICU能得到規范的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預后都還不錯,除了一些特別高齡的、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從3年的臨床觀察看,無論是從肺功能上看,還是影像學上看,患者預后情況良好,肺部有殘留明顯損害的情況極少。
“目前來看,全國總體床位資源和設備資源能夠滿足重癥患者救治需求。”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說,全國重癥醫學床位總數是18.1萬張,平均10萬人有12.8張,其中,三級醫療機構的重癥醫學床位數是13.34萬張,可轉換ICU的床位是10.48萬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重癥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動。
個人如何保健康防重癥?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廣大老年人、慢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何避免發生重癥?
應對重癥,關鍵在預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黎毅敏說,高齡老人、基礎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是重癥的高發人群。這類人群要加強預防,把基礎疾病治療好、控制好,做到規律用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心態。
張文宏表示,營養是救治感染者的基礎,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呼吁養老院、居家老人,一定要千方百計保證老年人優質蛋白攝入,做到營養多樣化,保持蔬菜、碳水均衡,增強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
脆弱人群要做好個人防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麗娜說,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外出時佩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加強手衛生。與人接觸時,保持“一米線”安全社交距離。如果同居的人感染后,也要做好隔離措施,戴好口罩,單間居住,不共餐,有條件的不共用衛生間。
鐘鳴介紹,全程接種疫苗之后,高齡老人的重癥率和死亡率有顯著下降。在臨床救治中發現,全程接種疫苗的人群,康復的概率比完全沒有接種疫苗和沒有全程接種疫苗的人群概率要高。
居家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出現什么體征需要就醫?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程真順說,老年人感染后,如果發熱時間太長,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監測血氧飽和度下降,且低于93時,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早預警、早發現、早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減少重癥的發生。
家人或陪護人員做好老人的健康監測非常重要。童朝暉表示,老年人肺炎起病比較隱匿,沒有明顯癥狀,也就是說不能按通常的肺炎、發燒、咳嗽、咳痰等年輕人的癥狀來觀察老人。如果老人感染后出現食欲減退、愛睡覺、打不起精神,病情可能加重。此時,家人或陪護人員要仔細查看老人呼吸頻率是否加快,是否喘氣,有沒有出現胸悶等癥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要及時送去醫院就診,防止病情加重。
“寒冷季節加上新冠病毒感染,慢阻肺、支氣管擴張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發病多,病情可能加重,出現肺炎。”童朝暉說,這類患者如果出現病情急性加重,需要吸氧,建議在家里設置氧療設備。要堅持用藥,天氣寒冷時最好不外出,有利于減少病情發作次數。新冠病毒、感冒、流感、細菌感染等都會導致慢阻肺加重,如果出現發燒和肺炎的癥狀,要及時住院治療,以防出現重癥肺炎。(記者申少鐵、田豆豆、賀林平、竇瀚洋、王明峰、姜泓冰、龔仕建、巨云鵬、辛陽、張藝開、申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