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投資中國”一直是世界的選擇。如今,隨著中國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投資中國”的品牌效應凸顯,越來越多外資外企寫下“看好中國未來”的新注腳。
“投資中國”首場標志性活動日前在京舉辦,吸引了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40余名企業家和外國在華商協會代表參加。
3月21日,蘋果中國大陸最大零售店在上海開業。“對于蘋果公司的供應鏈來說,沒有比中國更重要的地方了。”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說,蘋果公司將加強與中國供應鏈伙伴長期合作關系,在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方面緊密合作,實現雙贏。
2月21日,德國企業代表在到訪寧夏期間品嘗當地特色農產品。新華社記者 劉海 攝
今年2月,中國(寧夏)·德國友好合作周系列活動期間,41家德國企業和300余家寧夏區內企業共簽訂合作項目19個,簽約金額1.57億元,涉及養老服務、裝備制造、教育文化等領域。
“在華德國企業非常看好中國未來5年的經濟增長,這表明他們充分相信中國市場的潛力。”中國德國商會董事會成員蘇珊娜·拉德馬赫說。
日前,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提出5方面24條措施,包括“擴大市場準入,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加大政策力度,提升對外商投資吸引力”“優化公平競爭環境,做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暢通創新要素流動,促進內外資企業創新合作”“完善國內規制,更好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中國將把穩外資作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在優化公平競爭環境、暢通創新要素流動等方面加大力度,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加全面和優質的服務保障。
中國正著力解決外資企業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成立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2024年商務部每月召開一場外資企業圓桌會,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建議;中國貿促會近兩年來累計收集外資企業訴求8300多項,已推動解決或有效回應6500多項。
這是在江蘇蘇州拍攝的的康寧連續制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外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進入中國40多年的美國制造業企業康寧,對新一輪開放措施非常關注。“我們在中國運營的21家生產型實體,日常跟當地政府都有非常密切的溝通,合作很順暢。”康寧大中國區總裁兼總經理劉之菲說,他們將跟隨中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步伐,推進下一步發展規劃。
中國正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并將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而新質生產力也成為投資風向標。“哪里能出現新質生產力,投資就要投到哪里,宏觀政策就要轉向哪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說。
2023年,不少外資企業加碼布局中國高技術產業,加快結構體系升級和技術路徑創新。進入2024年,高技術產業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熱點。
歲末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第七批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計劃總投資合計超過150億美元,入選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涉及生物醫藥、汽車制造、新能源電池、化工等多個領域。
德國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投資建設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2022年1月21日攝)。新華社發
越來越多跨國企業認識到,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今年1月,在華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588家,同比增幅高達74.4%。中國德國商會最新調查顯示,91%的德國企業將繼續扎根中國市場。華南美國商會報告表明,76%的受訪企業計劃今年在中國進行再投資。
2月底以來,德默菲換熱器(平湖)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沈亞風一直在為新廠房的建設奔走。德默菲是一家主營高端熱交換機的德資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室內滑雪場、高端冷庫等行業。2018年,公司來到浙江省平湖市投資設廠。
“最初我們租用了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標準廠房5000平米,希望利用本土生產逐步打開中國市場。”沈亞風說,沒想到2018年當年就實現了2000萬元的產值,此后企業年產值幾乎以年均翻倍的速度快速增長。
2023年,德默菲開始啟動增資建設新廠計劃,計劃投入1.55億元,建設亞太總部。沈亞風說,目前中國市場銷售占比已經達到40%,未來有望達到80%。
分析人士表示,在開放條件下獲得了過去40多年經濟發展的中國,勢必會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條件下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國持續釋放的市場潛力、持續完善的產業體系、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釋放了中國將一如既往與各國企業共享機遇、共同成長的明確信號。(記者:劉斐、王辰陽、郭敬丹、劉海、黃垚、嚴賦憬、吳帥帥、鄭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