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2月6日電 題:一份“故鄉禮包”喚起他鄉年味
新華社記者范帆
鄉愁悠長,往往藏在舌尖的味蕾中。年關將至,身在福建廈門的輔警何燕平收到一個家鄉寄來的包裹,一尺見方的小紙箱里,滿載著記憶里的“味道”。
一斤手工掛面、一包水北米粉、一份烤烤圓子……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水北鎮,這些特產是家家戶戶春節餐桌上的“標配”,每次過年回家,何燕平都要把這些在外面吃不到的美味輪番嘗遍。而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春節里,何燕平選擇堅守執勤崗位,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壓抑已久的食欲。
因此,收到家鄉政府寄來的禮包后,何燕平一回到住處,就鉆進廚房開始搗鼓起來,當食材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何燕平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才是年味!”
“這些特產都是純手工制作,在網上都買不到,現在如愿嘗到這口家鄉的味道,就算身在外地,一樣也有過年的氛圍。”何燕平說。
暖暖的心意來源于水北鎮基層干部們的一次“頭腦風暴”。渝水區委常委、水北鎮黨委書記謝淘告訴記者,最近干部們在下鄉走訪時,發現有不少本該踏上歸程的水北游子,主動配合疫情防控要求,留在原地過年。
“我們希望能做點什么,讓水北游子感受到家鄉的牽掛。”謝淘說,經過大伙一番交流討論,郵寄“故鄉禮包”的創意便應運而生。
于是,干部們開始在網上征集信息、聯系商會贊助、采購土特產、打包發貨……不到一周時間,500多個“故鄉禮包”便從水北鎮發往全國各地。全程策劃參與這次活動的水北鎮干部湯坤說,他們在逐個打電話核實地址信息時,雖然看不到老鄉們的臉,但依然能從激動的語氣中感受到電話那頭的喜悅。
在走訪中,干部們還發現村里有不少“空巢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為此,他們特意約好時間上門,幫助老人打一通視頻電話給遠在他鄉的兒女,在線上傳遞思念和祝福。
“爸媽,我想你們了!請您二老保重身體,我在外面一切都好,不要記掛我。”視頻接通的那一刻,遠在廣西欽州的桂小剛眼眶有些濕潤,作為一名扶貧干部,今年春節他選擇堅守崗位,雖然只能隔著屏幕向父母道一聲好,但濃濃的親情依然跨越山海的阻隔,通過“云團圓”的方式聯通彼此。
“切切游子意,依依故鄉情。世界再美,家的味道依舊是最難舍的牽掛……”隨著“故鄉禮包”一起寄出的,還有一封寫給在外游子的家書。湯坤表示,家書雖只有寥寥數語,但他們希望通過簡單質樸的文字,表達家鄉對游子的關心和牽掛,讓漂泊的鄉愁得以就地安放。
一份“故鄉禮包”,撫慰了思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