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视频在线观看一区,精品人妻无码视频网站,国产剧情av巨作在线,国产九啪啪精品免费视频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印度這場馬拉松式選舉即將開鑼,幾多看點?

2024-04-18 10:58
來源:新華網

2019年4月29日,在印度孟買,選民伸出做過標記的手指。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印度大選定于4月19日開始分階段投票,近10億選民將在一個多月內決定現任總理莫迪能否三度登上總理寶座。

莫迪治下的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他本人的強人形象在國內深入人心,而其主要對手、曾經長期執政的老牌大黨國民大會黨,也在兩度失利的情況下摩拳擦掌。沖擊第三個任期,莫迪能否贏得選民?國大黨牽頭的反對黨選舉聯盟將如何應對選戰?請看解局——

體量大、花費高、歷時長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議會實行兩院制,分為聯邦院和人民院。印度大選指的是人民院、即議會下院選舉。

印度人民院有545個議席,除兩個席位由總統任命以外,其余543個席位通過選舉產生。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

2023年4月26日,人們聚集在印度新德里的一處市場。新華社發(賈韋德·達爾攝)

不少媒體用“體量龐大”來形容印度大選。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印度登記選民達9.68億,人數超過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人口總和。選舉從4月19日持續至6月1日,分七個階段,6月4日公布結果。

另外,印度大選花費也超高。印度媒體研究中心說,2019年印度大選“燒掉”86億美元,今年花費預計更高。

據悉,印度大選投票方式為電子投票,全國設立100多萬個投票站,安排約1500萬工作人員。印度約四分之一人口是文盲,為了方便選民投票,選舉委員會給每個政黨分配“吊扇、梳子和芒果”等常見物品作為標志加以區分。

制造業退、失業率高、底層苦

莫迪2014年、2019年兩度出任總理,外界廣泛認為他有望再度連任。在前兩次大選中,印度人民黨均獲勝,拿下席位分別為282席和303席。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這次大選目標是拿下400多個席位。

莫迪最大的“招牌”是經濟發展成果。印度目前位列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根據印度政府發布的數據,該國2023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4%。

然而,有媒體和專家指出,莫迪政府的經濟成績并非如宣傳般亮眼,發展成果也未真正惠及底層民眾。

2019年5月23日,在印度新德里的人民黨總部,印度總理莫迪(中)慶祝在大選中獲勝。新華社發

莫迪政府2014年上臺后提出“印度制造”戰略,但制造業對印度經濟增長的貢獻并不大。莫迪政府原本設想的目標是,制造業在GDP中的占比到2022年能從2015年的16%提升至25%。然而,這一比重在2022年是13%。

制造業的實質衰退導致印度失業率居高不下。據《印度教徒報》報道,印度“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日前通過對印度1萬名選民進行調查,發現27%的受訪者最關心失業問題;其次是物價上漲,占23%。

上述調查中,62%的受訪者認為,過去五年,找工作變得更困難。當前印度服務業普遍存在“過量雇傭”,即兩到三人從事原本只需要一個人的工作。

底層農民更是因為未能從改革和經濟發展中獲益,發起“進軍德里”的抗議,要求政府明確農作物的最低價格,為老年人提供養老金,并免除農民的債務。

印度著名歷史學家拉姆昌德拉·古哈預測,為了勝選,莫迪政府將不得不更加依靠印度教民族主義。美國有分析人士指出,沖擊第三個任期,莫迪的綱領明顯帶有“印度教民族主義”色彩。

反對黨“組團”“阻擊”難度仍大

莫迪的主要對手是曾經長期執政的國大黨。在2014年選舉中,以拉胡爾·甘地為總理候選人的國大黨以較大劣勢不敵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失去政權。

為阻止莫迪再度連任,以國大黨為首的反對黨選舉聯盟“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去年7月成立,英文首字母縮寫為“INDIA”,與“印度”的英文拼寫相同。這一聯盟組建后,印度上演了一場“改國名”的戲碼。

2019年4月29日,在印度孟買,人們排隊投票。新華社發

印度人民黨內部一些官員呼吁把國名從“印度”改為“巴拉特”。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主張使用“巴拉特”這一名稱,認為它更符合印度歷史,而“印度”一詞帶有深深的英國殖民主義烙印。

印度政治分析師佐婭·哈桑認為,反對派聯盟的新名稱凸顯民族主義元素,印度人民黨試圖走相同路線,改國名為“巴拉特”,以保持該黨在民族主義方面的優勢地位。

今年以來,印度執法局以洗錢、受賄等罪名先后逮捕了多名反對黨領導及地方首席部長。此外,政府機構還凍結國大黨的競選資金。反對派多次指責這是印度人民黨利用行政優勢削弱對手。

盡管這些打壓使反對黨聯盟“空前團結”,但反對黨聯盟大部分成員為地區性政黨,至今未能提出有針對性的執政理念,也缺乏人氣能與莫迪相提并論的核心領導人。輿論普遍認為,反對派盡管“組團”出戰,“阻擊”莫迪的難度仍然較大。(記者:馮啟迪、伍岳、劉江、姜珊;編輯:陳丹、王豐豐、董亞雷、淡然)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