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歷次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很重視與基層代表委員交流,同他們一起聊民情、話民意、解民憂。他多次下團組,與基層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共謀未來,飽含深情與牽掛。一句句囑托、一幅幅畫面,映照著情系百姓冷暖的基層情懷,成為難忘的兩會瞬間。
如果說兩會是觀察中國民主政治運行的窗口,那么在這扇窗口中,習近平總書記與基層代表委員的互動、溝通、對話,則是媒體和公眾最為關注的。
聽聞郭建群代表來自湘西,詢問十八洞村“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得知80后代表劉蕾是赫哲族,關心“現在還有多少人靠打魚為生”“江里的魚還多不多”;了解到娘毛先代表是來自牧區的婦產科醫生,關切“青海有的地方面積很大,農牧民看病怎么解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歷次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很重視與基層代表委員交流,同他們一起聊民情、話民意、解民憂。他多次下團組,與基層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共謀未來,飽含深情與牽掛。一句句囑托、一幅幅畫面,映照著情系百姓冷暖的基層情懷,成為難忘的兩會瞬間。
兩會是議政建言的莊嚴殿堂。眾多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委員聚首北京,凝聚眾智、集聚眾力,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在他們當中,無論是農民、一線工人,還是科研人員、大學生村官,都是來自基層普通群眾的一員,對于治國理政有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從農業發展到精準扶貧,從社會治理到生態保護,從國企改革到創新創業……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走近基層代表委員,同大家在互動交流、坦誠溝通中,匯集社情民意,凝聚改革共識,謀劃發展良策。這樣的安排,既是制度化的問計于民,也深刻詮釋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有利于更好喚起眾人拾柴的心勁兒。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們國家的真正穩定,靠我們基層的同志。”與代表委員面對面,就是傾聽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就是在把握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事實上,從全國兩會會場,到考察調研現場,再到其他重要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始終重視基層、關懷基層。在蘭州調研時,他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都重視基層基礎工作,關心基層黨員,為基層搞好工作創造條件”。黨的十九大上,他在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指出,“黨的根基在基層”“走遍基層才能心里有數”。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他寄語大家,“要傾聽基層干部心聲,讓敢擔當有作為的干部有干勁、有奔頭”。可以說,基層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一直牽掛的情感所系、重點所在。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從根本上說,基層情懷就是人民情懷。2018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跟老百姓一起吃大盆菜,在地震災區住臨時板房,自己掏錢為鄉親們買年貨……在一次次深入基層的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訪貧問苦,心系群眾、不辭辛勞,傾聽百姓心聲。點點滴滴,為人民情懷寫下了生動注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一年之計在于春,兩會將至暖人心。猶記去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通道首度開啟,來自各個領域的代表委員特別是基層代表委員,回應社情民意、直面輿論關切,為兩會帶來清新之風,成為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線,彰顯了今日中國的開放與自信。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拜人民為師,以百姓之心為心,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年兩會必將激發更多好聲音、新智慧,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凝聚磅礴力量。(李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