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北省十堰市將黨建引領共同締造作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密鑰,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區域化、多元化、延伸化、常態化、人文化“五化”著手,廣泛發動群眾圍繞“共”字發力,做好“同”字文章,蹚出一條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的“十堰路徑”。
區域化共建,基層組織越來越有力量
十堰市全面增強城市基層黨建“區域聚合力”,讓基層黨組織“軸心”更有活力、更具動力,以組織體系建設帶動治理體系建設系統升級。夯實“主體核心”。市委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黨建領導小組,研究制定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辦法措施13個。建強“動力主軸”。在城市構建起市、區、街道、社區、小區五級一貫到底的組織體系。激活“神經末梢”。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包聯社區制度,積極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雙報到、雙報告”制度。
多元化共謀,居民自治越來越有內涵
十堰市優化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加的“三方聯動”聯席會議制度,創新開展黨建引領 “三議三辦三公開”工作機制。三議“會商”。明確由物業小區提議,物業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或業主代表提出商議事項,議事主題確定后,社區環物會審議,三方商議解決,明確議事環節,嚴格審議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三辦“會診”。為有效解決小區居民最集中、最關心的問題,提高辦事效率,明確由物業小區承辦,對涉及到相關職能部門、物業小區自身無法解決的事項,由街道或社區牽頭領辦,社區環物會督辦,社區環物會建立物業小區三方商議事項督辦落實臺賬,每周一提醒,每月一銷號。三公開“會同”。堅持對三方擬商議事項進行公開,辦理事項公開,事項辦理結果公開。
延伸化共管,治理服務越來越有深度
十堰市推動治理服務向居民小區樓棟延伸,打通黨建引領治理的“微循環”。建強“1+2+N”的治理隊伍。為每個社區選派1名縣級干部擔任黨建專員,152個社區配備黨建專員152名,律師89名、醫護人員369名、安全顧問76名,形成“1+2+N”的社區頭雁隊伍,隨時受理居民訴求、開展服務。健全“136”服務體系。即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全面建好用好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駕馬車,建立“鄰里互助、政策宣講、衛生保健、家庭教育、安全保衛、文體活動”等6支志愿服務隊。壯大“121”志愿者隊伍。即1個樓棟配好1名樓棟長(黨小組長)、2名志愿者、1名物業服務人員,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社區治理的力量日漸強大,受益居民越來越多。
常態化共評,為民服務越來越有溫度
十堰市創新方式,通過組織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評估和反饋,滿意不滿意讓群眾自己說了算?!皵底旨夹g”建立評價閉環。率先探索“云服務+雙報到”工作模式,建立“365·有服務”雙報到信息平臺。“雙重監督”提升物業水平。全覆蓋成立業主委員會,同時建立物業企業“投訴榜”制度和定期督導考核通報工作機制。“項目評比”化解急難愁盼。創新選派縣級干部擔任社區“黨建專員”,在153個主城區社區(村)以“一黨建專員一項目”模式,對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發起攻堅,拿出有力舉措為群眾解難憂辦實事。
人文化共享,城市生活越來越有品質
十堰市以美麗“車城”高質量發展成果、高品質幸福生活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鄰里中心”。全覆蓋為全市物業小區建設“黨建+鄰里中心”。布點“愛心驛站”。在街角公園、商業綜合體、便民服務大廳等地,按照小規模、多點位的方式,因地制宜建設“愛心驛站”460余個。弘揚社區文化。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樓棟、文明社區評比,持續開展“十堰好人評選”,打造社區好人文化,弘揚“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社區精神,持續擦亮“時間銀行”“和事佬”“雙有雙議”等社區文化品牌。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委組織部 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