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知識的傳播擴散對于人類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類知識的傳播史一直與媒介的發展史緊密交織,造紙術、印刷術、通信技術……無不在拓展著知識傳播的時空邊界。數智化時代的到來,媒介不僅是承載知識傳播的渠道,更成為知識傳播的引擎,為知識傳播帶來全面而深刻的變革。
如今,短視頻直播平臺上的知識傳播如火如荼。師者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傳道授業解惑”,求學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取豐富多元而又優質的知識內容。心法與算法的相遇,成為人機共生共榮的新引擎,推動知識傳播的“開源”與“引流”。
論語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知識傳播過程中,實現由“不知”到“知之”的轉化并非易事,需要具備搜尋、獲取與辨識的能力。專業知識通常具有較高的門檻和復雜的體系,這使得不熟悉該領域的人在查找相關信息時可能會遇到較大的困難,付出較高的成本。
推薦算法促成人們與知識的不期而遇。在知識的海洋中,人們可以主動出擊,也能夠“守株待兔”。人們可以通過算法主動去找所需要的知識信息,知識信息反過來也可以在算法的助推下找到人。有了推薦算法實時捕捉、快速更新知識內容,提供“源頭活水”,人們在知識傳播中就“不怕想不到”,而是可以感受“知識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進入腦子”的美妙。過往小眾冷門的學科內容如今在短視頻平臺上得到廣泛關注,比如甲骨文、弦理論、古生物等都受到網友喜愛。不僅是個體層面的知識汲取,群體層面的知識差異,也有望通過算法推薦來填補其知識的溝壑,從而實現知識普惠。
當下很多人的苦惱是信息過載與信息饑渴的并存,注意力成為現今的稀缺資源。當人們面對知識的浩瀚而望洋興嘆時,推薦算法成為一道把關機制,可以幫助人們過濾并篩選出優質的內容。人們的時間日益碎片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應對之道還要關注碎片化的時間被填充了什么樣的信息內容。當人們可以在推薦算法的助力下更為精準有效地獲取自己需要且感興趣的高質量知識內容時,碎片化的時間就化作海綿里的水,使人們可以靈活地、化整為零地汲取知識的營養。
在泛知識類短視頻中,很多優質、專業的知識內容,甚至曾經難以進入大眾視野的思想成果,都在高效的個性化推薦傳播中流向廣泛的受眾。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正在打破學術的藩籬,院士、教授紛紛在短視頻直播開講,網友爭當課代表、云學生,知識傳播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從“象牙塔”走向“百姓家”。短視頻直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大學”,面向公眾提供終身學習的平臺與資源,促進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知識普惠的背后,是推薦算法實現知識內容與興趣需求的高效匹配。喜歡學歷史的網友,在北大歷史抖音號下瘋狂追更;對物理感興趣的網友,跟著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在抖音研究物理學。如此一來,知識的高效連接和快速流動得以形成。
知識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波瀾壯闊的江河湖海水系,不僅需要積累知識的點滴,更需要完整優化的知識結構。知識具有連貫性和延展性,知識傳播中的推薦算法亦是建構機制,可以將點狀的知識連接成網絡,搭建起知識譜系。推薦算法還能助力知識“越推越深”。當用戶對某個特定領域表現出濃厚興趣時,算法可以深入挖掘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前沿研究成果,為用戶提供更深入、更系統的學習資源。比如,一個對人工智能感興趣的人,算法可以為其推薦相關的專業書籍、在線課程以及學術講座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用戶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推動他們在該領域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學習。通過短視頻平臺,知識提供者和公眾直接交流成為可能,知識的傳播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在互動交流中形成“雙向奔赴”的知識共享,創新的活力與潛力進一步被激發。
算法還可以通過跨領域推薦進一步拓寬公眾的知識視野,進而有助于激發民眾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助力全民學習熱潮,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茖W知識、方法、思想與精神彼此關聯,伴隨著知識的傳播,也提升著民眾的素養,通過傳遞溫度、價值引領,實現對其思維意識的提升和精神氣質的滋養。
善用推薦算法可以助力短視頻直播平臺形成知識傳播的新形態,通過提升用戶的學習體驗、拓展公眾知識獲取的邊界、促進知識的廣泛傳播和平等獲取,讓“知識普惠”的愿景逐漸成為現實。(作者蔣俏蕾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智媒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