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張斌
隆冬時節,秦嶺腳下。記者沿環山路走進森林覆蓋率超過60%的陜西省周至縣,沿途翻開部分村民、村集體和鄉鎮的“收入賬單”可見,隨著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當地生態優勢正逐步轉變為經濟優勢,帶動村民收入穩步增長。
這是位于秦嶺腳下的陜西省周至縣。新華社記者邵瑞 攝
周至縣駱峪鎮,一處名為梓溪云社的民宿溫馨而雅致,清澈的小溪從民宿前流過。這間民宿原本是群眾移民搬遷后的閑置土坯房,村里將其收回村集體后,在原址上改建成與秦嶺景色相融的特色民宿,盡管剛開業不久,但預約單已經排了不少。
民宿只是秦嶺山村的特色生態產業之一。翻開駱峪鎮的產業清單,圍繞生態做活產業已成趨勢:農業園區串起了稻田、民宿;核桃油、艾草深加工等產業鏈條不斷延長;就連農村常見的蒲公英、刺角等也加入面粉開發成特色掛面、擺上貨架。
同樣是靠山“吃”山,“吃法”已大有不同。
“我們鄉鎮大多處在秦嶺保護區內,以前大家會覺得保護限制了發展,但如今生態產業化的實踐表明,秦嶺的生態底色越濃,我們發展的勢頭才越旺,游客們沖著秦嶺而來,我們的土特產銷售一路走俏。”駱峪鎮黨委書記高科峰說,圍繞生態開發的各類產業去年帶動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3萬元,比2022年增加1600余元。
周至縣駱峪鎮一處名為梓溪云社的民宿。新華社記者張斌 攝
一邊是生態產業化正為鄉村提供不竭的“綠色動能”;另一邊,產業生態化也為鄉村涵養著“綠色底蘊”。
走進周至縣樓觀鎮西樓村,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1700畝,談及村里的獼猴桃,村黨支部書記楊有民自豪地拿出村集體收入的“賬單”:2021年2萬元;2022年18萬元;2023年53萬元。
“種了30年獼猴桃,這兩年才算慢慢種明白了。”楊有民甚為感慨,以前村里部分村民只管撒肥料、泡膨大劑,看似獼猴桃個頭大、采摘早,但由此導致果子的口味不佳、不易保存,反而逐漸失去市場。
“那幾年,天一亮,村里人就把一筐又一筐的果子擺在馬路邊售賣,晚上又一筐一筐地搬回家,干著急就是賣不出去。”楊有民回憶。
周至縣樓觀鎮西樓村黨支部書記楊有民向客商介紹獼猴桃新包裝。新華社記者張斌 攝
老路走不通,唯有探新路。西樓村錨定了新的生態種植模式:綠色的農家肥取代了農藥化肥、農業專家到田間化驗土壤成分、420噸的冷庫建在村口、果品分揀線和包裝線一應俱全、物流配送中心和直播團隊打開銷路……
“我們嚴格控制肥料用量、采摘時間,土壤缺啥我們補啥,采收的果子還要拿到專業機構檢測糖度和農藥殘留,要讓市場認可。”楊有民說,精耕細作實現產業生態化,今年村里幫銷、代銷,果子早早賣完,“現在市場不在馬路邊,而是在全國各地”。
周至縣主要負責同志介紹,近兩年,周至致力于農文旅融合發展,沿線秦嶺山村不斷優化和延伸生態產業鏈條、加快傳統產業生態化改造,已實現所有農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以上,生態環境保護的成色越來越足,產業發展的亮色老百姓感觸愈發深刻。
周至縣馬召鎮虎峪村村民楊金龍在田間修剪杏樹。新華社記者張斌 攝
冬日艷陽下,62歲的馬召鎮虎峪村村民楊金龍正在田間修剪杏樹。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楊金龍雙喜臨門:兒子娶了媳婦,山杏賣了好價錢。
“游客多了,我們種植的杏也從原先每斤5毛錢一路漲到每斤四五塊錢,現在就盼著春天杏花再開放呢!”楊金龍滿臉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