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视频在线观看一区,精品人妻无码视频网站,国产剧情av巨作在线,国产九啪啪精品免费视频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行醫60年,珍藏5347篇醫療日記

2023-10-27 09:3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吳金術在家中整理醫療筆記。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帥才攝

他潛心研究、攻克肝膽疑難病癥,為降低肝膽管結石病再手術率,開創“肝膽管盆式內引流術”,破解“肝內手術肝外做”的癥結,使肝膽管結石病再手術率下降至7%;

他帶領團隊發明“牛角式灌洗器”等8項國家專利,找出14條入肝手術途徑,走出了一條中國人自己的肝膽疾病治療之路;

73歲時,為了給一名膽道損傷嚴重患者手術,他在手術臺邊連續工作24小時47分鐘,患者重獲新生,他的雙腿出血點連成一片,至今未愈。

如今,83歲的他仍戰斗在無影燈下,最多時一天做4臺手術,雖然辛苦,卻甘之如飴……

他是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專家吳金術。60年從醫生涯,他做了4萬多臺手術,其中很多是高難度手術,治愈了數以萬計的患者,留下了5347篇醫療筆記。在很多患者眼中,吳金術是與其“肝膽相照”的人,值得一輩子信賴。

肝膽相照:5347篇醫療筆記背后的生死相依

很多醫生和患者都知道,吳金術家中有“寶藏”。那是他半個多世紀行醫的醫療筆記,是他從醫生涯的病例分析和經驗總結。這些筆記占據了吳金術書房的大半空間,對他而言,它們比金銀財寶更寶貴。

“5347,這是最新的一篇筆記編號,記錄著前天手術時患者譚某某的手術情況。他膽管狹窄,不到8毫米,一直等待著手術時機。”說起收治的患者,吳金術可以準確地報出典型案例患者的姓名、手術時間、手術路徑和術后狀態。為了更好地進行總結,他會把每個經典案例記錄下來,并手繪“肝膽手術圖”。

所有患者中,吳金術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南安鄉縣的一名患者。她曾經7次輾轉就醫,到吳金術接手時,已是命懸一線。

“胡某某,女,肝膽醫院二病區29床患者,43歲,2013年5月20日入院,黃疸,伴嘔血4年,輾轉多地進行了7次手術……求進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醫源性膽道損傷、門脈高壓性胃病、門靜脈海綿樣變性收住入院……”記者翻開吳金術關于胡女士的醫療日記,整整4頁紙。

這是吳金術記錄最詳細的一名患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他說“這是最冒險的一次救治”。患者胡女士是一名農村中年女性,當她被丈夫和當地醫院院長送到省人民醫院救治時,已經發生了嚴重的膽道損傷,高燒,肝硬化,多年嘔血讓身體極其虛弱,生命危在旦夕。

“跑了很多地方,都不敢接。也有醫生答應冒一次險,但是我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又放棄了,我擔心老婆死在手術臺……”面對胡女士丈夫的求助,吳金術沒有猶豫,直接收下了胡女士。他知道,如果自己拒絕,這名患者將失去最后一線生機。

吳金術為患者進行了詳細的體查,結合檢查結果,反復完善手術方案。

優秀的外科醫生都有立體思維,他們腦海里能夠構思出一個個精良的手術方案。吳金術習慣把頭腦里的方案畫下來,并一次次進行完善。

手術當天,吳金術帶領5名手術組主力成員,只用了半小時,就為患者進行了脾臟切除和脾腎分流。接下來是漫長的膽道探查、右半肝切除、肝內膽管取石,實施膽腸內引流術……這臺手術用于縫合的普通絲線就用了40包,特殊的無損傷小針絲線用了近50包,用止血鉗夾血管這樣的動作至少上萬次。

這臺手術進行了24小時47分鐘,73歲的吳金術沒有離開手術間半步。直到手術結束,他才下臺休息。

此時,他的手術服濕透了,雙腿腫脹,眼睛嚴重充血。

手術成功,吳金術終于舒了一口氣。他癱坐在手術室,嚼著護士遞過來的一塊餅干,卻“嘗不出味道”,只覺得又累又欣慰。

患者重獲新生。胡女士的丈夫回憶漫長的求醫路,淚水再也止不住,“吳醫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因為這次手術站立時間太久,吳金術雙腿出現多個出血點,連成一片,整個小腿呈深紅色,看上去有些觸目驚心,吳金術卻不以為然。

“您后悔嗎?”記者問,吳金術淡淡一笑,“兩個月前,患者還和我聯系過,10年過去了,她活得好好的,這是最大的回報。”

像胡女士這樣的案例,吳金術記錄了5347個,其中大多數都是危重病人和疑難病人。很多經典案例和手術繪圖被他編成了外科書,很多外科書中的圖示都是他親自繪制。

在同事眼中,吳金術敢于為病人冒險,也善于和病人及家屬交流。他總是坦誠相告手術風險,卻因為無私之心,得到病人和家屬的理解與信任。

除了繁重的醫療工作之外,吳金術每天堅持寫作3000字醫療日記,已出版20部、共計1450多萬字的專著。他還拍攝了5萬多張手術照片,制作了1000多部手術影像資料。

吳金術把這些資料毫無保留傳授給同行和后輩,“我是醫生,也是老師。要做好老師,就必須先做好一名醫生”。

妙手仁心一甲子:左手臨床,右手發明

“六十年踐行一件事,就是做個好醫生。”吳金術說。

時間撥回60年前,1963年6月,23歲的吳金術以優異成績從湖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后,本可以選擇留在長沙當醫生,但他和女朋友劉曼君(后來成為他的妻子)在填寫就業意向時,毅然選擇去湘西州做醫生。

“在醫學院時,我和同學們經常到湘西勞動,住在農民家里,給他們治流感,普及健康知識。我看到那里很多人缺醫少藥,心里一直記掛,所以決定去偏遠地區歷練。”吳金術說。

作為家中獨子,吳金術告別母親,帶著簡單的行囊,來到了湘西州人民醫院,一扎根就是13年。在湘西期間,他兼顧教學與臨床工作,憑著扎實的外科功底和自己的勤奮努力,成為“湘西外科第一把刀”。

上世紀80年代,膽結石是多發病,卻不能得到根治。看到很多基層膽結石病人反復就醫,重復手術,還不能解決問題,吳金術十分心痛。“當時,國內肝膽管結石病再手術率高達72%,病人最多手術次數多達19次。外科手術沒辦法進肝臟內部,結石取不干凈,重復手術率高,病人痛苦。”

1976年,吳金術調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外科工作。他白天在臨床做手術,晚上翻閱文獻資料。為掌握國外肝膽外科診療的最新動態,他查閱了30多萬字的國外文獻,翻譯了3萬字的英文資料。

他深知膽結石病人重復手術的癥結在于“肝內手術肝外做”,如果把肝臟比作屋子,結石比作屋子里的“垃圾”,就像打掃屋子內的垃圾,待在門外總是沒辦法徹底打掃干凈。

“我決定找到進屋子的方法。”1983年,吳金術成為醫院肝膽小組的一員,決定挑戰手術禁區。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他卻從不服輸。他帶頭做動物實驗,騎自行車到鄉下當“屠夫”,一蹲就是10多個小時,先后宰殺了32頭豬,通過解剖豬肝,終于找到了入肝的8種途徑。1983年5月,為了拿到一組重要數據,吳金術和同事整整守在豬欄邊一個星期。

名震全球的“肝膽管盆式內引流術”,就這樣在豬欄邊誕生了。

“我們把豬肝內的肝管切開,解除它的狹窄情況,形成一個擴大的膽管腔。這個膽管腔像一個臉盆一樣,方便結石掉下來、排出去,也防止結石反復發作。”吳金術告訴記者。

這種技術公布后,質疑不斷傳來,但執著的吳金術沒有退縮。1983年6月,他采用右肋緣下切口,成功為3次膽道手術失敗的患者葉小四施行了全國首例“肝膽管盆式內引流術”,順利闖過血管密布的肝門禁區。這一嶄新的手術方法,徹底改變了傳統肝外取石的手術方式,讓肝膽管結石病再手術率下降至17%。

上世紀90年代,“吳氏手術式”在全國各地被推廣,并逐漸形成了肝膽管結石的外科治療原則:清除膽石、解除狹窄、切除病肝、矯治畸形、通暢引流、保肝保膽。如今,肝膽管結石病再手術率下降至7%。

在吳金術的帶領下,1988年,湖南省人民醫院成立肝膽外科。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已經發展為湖南省肝膽醫院,擁有8個病區、500多張病床,年手術量1萬臺,成為全球最大的肝膽外科中心之一。

“吳老所做的科學研究都是以臨床為中心,以解除患者病痛為宗旨。”湖南省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向華告訴記者,2019年,吳金術獲得“中國膽道外科終身成就獎”。迄今為止,他先后獲得多囊膽道氣囊導管、泵式腹腔引流管、牛角式膽道灌洗器等8項國家專利發明,以及膽道氣囊導管在肝腸內引流術后應用、微切口膽囊切除術的研究與應用等9項省部級科技成果進步獎。他在肝膽外科領域的多個項目,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醫”諾千金:做一個純粹的醫生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回憶當年走上醫學之路,吳金術感慨萬千:“學醫是遵從母親的意愿。我年少時患上消化道疾病,經過一個醫生的救治,才獲得健康,母親對醫生感恩不已,一心想讓我學醫救人。”

為了讓吳金術安心學醫,并不富裕的母親勤儉節約,每月省下幾塊錢作為吳金術的生活費。她叮囑吳金術“以后當一個好醫生,不可想著賺患者的錢”。

吳金術牢記母親的囑托,60年來一直踐行著對母親的承諾——做一個純粹的好醫生。

他的家距離醫院只有8分鐘的距離,為的是“病人有需要能盡快趕到醫院”。

年過八旬的吳金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天需服用降壓藥。由于長期長時間站立手術,他的膝關節積水嚴重,站久了腿就疼得厲害。

“趁現在還跑得動,多到基層走走,為患者解決病痛。”吳金術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

曾經為了救治寧鄉一名患巨大卵巢瘤腹脹的患者唐女士,吳金術在高溫天氣跑了4次縣醫院,為患者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和病史咨詢,他指導寧鄉縣人民醫院醫生,不到1個小時便成功切除了20公斤的腫瘤。

“很多疑難雜癥患者,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需要醫生和患者及家屬耐心溝通,得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支持。”吳金術從來不推諉病人,他的手術病人中,大多數都是經歷過多次手術的患者。在這些患者眼中,吳金術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和藹可親的長者。

在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時,唐女士拉著吳金術的手,要給他塞紅包。吳金術笑著將紅包塞回她手中,并叮囑她拿這些錢買營養品吃。

秋日的午后,吳金術和記者告別,他又帶著學生匆匆趕往手術室,等著他的還有3臺手術。年輕醫生高泰龍說,幾十年來,吳老的中餐幾乎都是在手術室吃。做完手術回來,辦公室外面還排著長隊,都是慕名而來的病人,他都會一一接待。

吳金術經常謙虛地稱自己為“小醫生”。因為他覺得,現代醫學還有很多未解之謎,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謙卑之心。

至于醫生的價值,吳金術說,人生漫漫,每個人都只是滄海一粟,總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對于他而言,能夠探索肝膽外科的新技術,為患者解除痛苦就是最大的意義。

在很多同行的眼中,吳金術的人生軌跡很簡單,幾乎定格在醫院和家“兩點一線”。他沒有手機,但在手術室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不參加應酬,幾乎沒有休閑活動,病人和學生卻隨時可以找到他。

從醫60年,吳金術最大的愛好就是手術和記錄手術,被患者需要是他最大的滿足,“未來十年,希望能夠繼續在臨床一線,救更多人”。

翻閱吳金術的一本本醫療日記,有一句留在扉頁的話,讓人印象深刻——“要把每一個外科手術當藝術珍品來對待”。落款人是吳金術。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病人的承諾。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帥才 范軍威;參與采寫:周瑾容)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