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知味第三季》系列節目是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監制的微紀錄片欄目。節目依托真實史料,聚焦瀘州老窖發展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間,在一份份泛黃的報紙里,尋找那些被折疊的時代,細述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相關史料均來自中國國家圖書館及瀘州老窖博物館。
這一期,我們將回到1989年8月3日,重溫那一天新華社的報道——《釀酒業曲藥發酵微機控制系統問世》。
1989年8月3日,新華社一篇題為《釀酒業曲藥發酵微機控制系統問世》的報道中,記者講述了瀘州老窖(原瀘州曲酒廠)運用“大數據”賦能白酒曲藥生產,實現降本增效提質的故事,讓人頓覺歷史映照現實,感嘆企業卓然于時代的風采。
沿著歷史軸線走進新時代,瀘州老窖數智賦能步履不停,向“新”求“質”,助推白酒行業發展新飛躍。
圖為新華社《釀酒業曲藥發酵微機控制系統問世》報道
來自35年前的“大數據”賦能示例
在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蔚然成風的今天,誰能想到在35年前,“大數據”賦能白酒行業就已經初露苗頭。
為了實現曲藥溫度的精確控制,一改千百年來釀酒工人憑視覺、觸覺、味覺生產曲藥的傳統方式,1988年,瀘州老窖就和四川大學聯合組成攻關小組,開始了大曲發酵微機控制系統的研究。
科技創新沒有捷徑可走。攻關小組查閱了傳統人工制曲方式過程中的大量原始記錄,通過梳理、篩查、甄別,最終匯總出關鍵數據近1300個,并將其輸入到計算機中,形成了信息時代初期的“大數據模型”,研發成功“曲藥發酵微機控制系統”,實現計算機技術控制曲藥升溫線,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更適宜的溫度。
圖為20世紀80年代瀘州老窖科研所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短短一年時間,攻關小組將筆記本上的“大數據”轉化成了企業生產的“大效益”。據文章介紹,用曲藥發酵微機控制系統生產曲藥,“每噸可節約糧食20公斤,按大、中型酒廠年需曲藥5000噸計算,每年可節約糧食10萬公斤,優質品比原來提高百分之二十五,產量可提高1.5倍”。
研究成果的首創性、實用性也獲得專家認可,認為“這個系統為國內外首創,其在節糧、降耗、提高質量和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等方面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新時代書寫白酒行業數智答卷
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新階段,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中國白酒正在加快邁入數智化發展時代。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白酒企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白酒行業科技內涵,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名酒智慧。
圖為瀘州老窖智能包裝生產線
瀘州老窖加速數智創新突破,構筑數智領先優勢高質量推進運營、生產、供應鏈的數智化建設,快速提高數智化覆蓋比例,實現數智驅動業務、數智驅動管理,引領行業闖出一條數智轉型新路子。
——以數據驅動運營。通過實施“蓋內碼、蓋外碼、箱碼、盒碼、瓶碼”五碼合一,瀘州老窖實現了產品從生產出庫到消費者手中的全鏈路管理閉環,及時高效地調整市場動作。
——以智能優化生產。瀘州老窖“釀酒智能化關鍵設備優化及系統控制研究”項目將工業機器人、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等技術創新性地應用到釀酒工程技改項目中,突破了白酒智能釀造關鍵技術瓶頸,形成白酒釀造全過程的智能釀造示范方案。相關成果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建設智慧供應鏈。以“燈塔工廠”為標準,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環節自動化和數字化灌裝生產線,瀘州老窖智能包裝中心建成投用后,成功與黃艤釀酒生態園無縫對接,標志著瀘州老窖實現了從原糧種植、釀造、灌裝、倉儲物流全供應鏈的智能化、數字化。
從2022年成為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再到2023年成為“數字領航”企業,瀘州老窖書寫出一份白酒行業創新答卷。
“隨著工業4.0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加快推動白酒產業數字化轉型,成為中國白酒構建新質生產力的必修課。”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表示,瀘州老窖將繼續加強數智賦能營銷、數智賦能生產、數智賦能管理,進一步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爭取為白酒產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提供更多的“瀘州老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