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火遍大江南北。修文物這件事,屬于文物保護工作的一部分。這樣的工作,是不是值得在大學里認真學一回?其實,在一些考古學科素有傳統的高校,文物保護專業已經開始為我國各地文物工作一線輸送人才。而這一切,都要從一所位居西北的大學開始說起。
回應“當務之急”
時間回到1980年代。隨著我國基建步伐不斷加快,常常傳出項目施工“驚醒”地下文物的消息。這些意外發現的文物如何評估,怎樣修復?各地最大的困擾是:缺人!
“當時全國的文物保護專業技術人才只有不足200人,更沒有該專業門類的高等教育?!蔽鞅贝髮W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孫滿利回憶,那時全國懂文物保護的專業人才數量極度缺乏。
正是為了回應社會各界對文物保護“明白人”的渴求,西北大學在1989年辦起了我國高校第一個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設立新專業并非易事,國內沒有相關人才培養體系、教學課程設置可供參考,而國外與國內情況又有淮南淮北之別,歐美文物保護技術教育的安排,往往無法涵蓋中國文物豐富的類別與特點。
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學生在壁畫修復實驗課上 楊一苗 攝
“我們做的工作幾乎都是開創性的?!?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劉成說,“課程自己設計、教材自己編寫,為了節約開支,實驗室的建設圖紙都是自己設計。最困難的時候這個專業只有兩位教師一位實驗員,一位教師的年授課量超過800節,但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p>
聚焦學以致用
文物保護專業的學生,入學頭兩年重在系統了解常見文物病害、作用機理及防治技術,隨后就要體驗實驗模擬保護與數字虛擬修復的流程。進入高年級后,學生將參加出土文物保護修復的應用性實習,系統掌握各類文物保護修復的規范流程和技術方法。
半月談記者在該專業開設的壁畫修復實驗課上看到,教師指導學生從壁畫最基礎的泥制“地仗層”開始操作,經過防腐防潮、配制顏料、繪制壁畫等多道工序的鍛煉,每個學生都要獨立完成壁畫制作的全過程。實驗課老師惠任說:“這是為了讓學生感受中國文物的材料和工藝,為未來接觸真實文物打好基礎。”
為了讓學生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文物保護,該專業建起了沉浸式考古虛擬互動教學實驗室,開設“新疆石人子溝遺址GT1考古”“青銅器修復”等虛擬仿真課程,虛實結合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三年級學生羅怡在寧夏固原博物館實習時,用20多天時間,完成了一件青銅帶鉤的病害調查、撰寫修復方案和文物修復工作。她說,同學們加入當地文保的實際工作中,實地體認工作流程,受益匪淺。
探索學以創新
聚焦土遺址、壁畫、青銅器保護等優勢方向,西北大學文物保護專業教師主動承擔一系列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學生也在面向科研前沿的教學環節中,慢慢明白了修文物也需要創造力。
在指導學生修復一件戰國時期的青銅矛并完成論文時,劉成對一名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怎樣在不使用粘合和焊接等傳統修復技術的前提下,將文物斷裂的部分復位?”“為何2000多年前的矛,至今還非常鋒利沒有生銹?”
劉成說,他設問的初衷,就是希望學生能帶著問題參與實踐,形成探索文物保護修復新問題新方法的主動性。研究中,這名學生發現戰國時人們鑄造兵器使用了類似今日鍍鉻的技術,用以防銹。他的論文因此獲評當年的本科生優秀論文。
近年來,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人才培養碩果累累,截至2022年,該校已為我國文物保護事業培養專業人才1000余人,畢業生行業留存率高達83%,有力支撐了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
半月談記者:楊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