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魏飚
因為所在區域是防范區,運輸建材的本市貨車,被卡在距離工地幾公里外的防疫卡口,即便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結果也不放行。擔心耽誤工程進度,施工方只能雇用當地人員、貨車、吊車,折騰2個多小時,花費3000多元,才把這批貨物運到工地……這是一位群眾近日向半月談記者反映的遭遇。
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地對交通物流加強管控措施,為了在抗疫同時保障物資供應,國家層面密集下達關于物流保通保暢的政令,并出臺具體的針對性措施,為的是保障交通物流平穩有序運行。但是在一些地方不僅有令不行,甚至變相加碼,依舊出現“地方梗阻”:有貨車司機因為高速路口封閉,不得不繞行100多公里下高速;有的高速路口不僅需要核酸檢測,還要抗原檢測,導致車輛大排長隊,貨車司機反映排隊長達8個小時;還有的貨車路過疫情發生地,司機并沒有下高速,卻被賦上黃碼,不得不居家隔離……
更有甚者,一個區縣出現疫情,所在地級市的運輸車輛都不能通行。就像文章開頭這位群眾反映的“內梗阻”:本市車輛本市司機按理不應該存在運輸障礙,卻仍舊在一個城市內遭遇不能通行的問題,為了能到達目的地,不得不額外花費時間、金錢、人工,造成了物流成本的增加。
保物流就是保民生,保暢通就是保經濟。眼下是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但不能因為跨區域物流存在風險,地方就人為封堵“一刀切”。全國物流“一盤棋”,保暢通不僅需要打通路網大動脈,還要解決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問題,堅決破除“地方梗阻”和“內梗阻”。地方政府要堅持從大局出發,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科學精準防控,暢通物流運輸,堅持用最少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疫效果,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