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科幻作家 韓松
我一九九六年去美國的時候,在美國科幻書店買書時,店員向我推薦《雪崩》,說這是美國最火的科幻書,描寫了人類的未來。沒想到,今天又有許多人在講這本書,因為正是它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類似的關于人類將生活在虛擬世界的概念,也在《神經浪游者》《黑客帝國》《頭號玩家》等科幻小說和電影里出現了。但科幻畢竟描寫的是很遙遠的事情。在我看來,元宇宙目前這么火,更像是由于西方經濟下行、疫情蔓延,現實中找不到更好的題材,而由資本制造出來的一個夢境。
元宇宙是說人能以數字化的方式到數字化的世界中生存。它要求有很強的沉浸感,進去之后就好像那個虛擬出來的世界跟真的一樣。在這個意義上,這倒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甚至不是一個科幻概念,因為人類自古以來,就對沉浸在虛擬體驗中發生著興趣。我甚至覺得,原始社會的一場大醉造成的幻覺,就是最早的“元宇宙”。接下來人類發明了藝術,詩歌小說戲劇電影游戲,本質上都是“元宇宙”,讓人沉浸在虛構的世界中,有的人難分真假。這只是載體不同而已,現在是數字載體。但不管是數字,還是物質如紙或屏幕,實際上還是肉身的延伸,如果把神經系統也理解為肉身的一部分的話。
有人說元宇宙跟現有的虛擬現實、全真互聯網等技術是根本不同的,因為元宇宙的核心技術之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能夠進行身份唯一認證、搞分布式記賬、建立交易體系等,能把虛擬與現實結合在一起。但如果從本質上來看,元宇宙跟虛擬現實沒有本質的區別,可以粗略地認為它們就是一個東西。
元宇宙的數字世界移民,是什么人呢?可能有兩種人很愿意去。一是窮人,元宇宙是窮人的超級網吧,一個體驗大廳,一個頭盔,一根鼻飼管,可能一天十塊錢,就是一天的幸福生活,而且元宇宙里時間是可以加速的,一天可以過好幾輩子的幸福生活。二是老人,可以在里面找到一個年輕的身份和面目,而且自己又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如果又有錢的話,就是再活一回,返回青春,游刃有余。
不過,要造出能夠對標《黑客帝國》《頭號玩家》里那樣的世界,還是一件比較遙遠的事情。這需要硬件和軟件的很多準備,要解決芯片問題,要解決算力和電力的問題。網民進入元宇宙還不能僅僅是看,有多感官的模擬問題,不是戴個頭盔手套就能搞定的,甚至需要神經科學的大突破。所以目前做元宇宙的,許多是炒作,尤其是那些通過元宇宙一擲千金買地的,基本上是在炒作。
科幻有一個特點,凡是它預言的大都會出現,但是出現的都比預言的時間晚,比如太陽系航行自由、超級人工智能、飛行汽車、物聯網、3D打印、自動駕駛,都沒有在預期時間出現或達到預期效果。元宇宙也會是這樣。總的來講,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人們的注意力還是會放在現實世界,解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人口增長、貧富差距等問題。有人說在元宇宙里,可以加速科技進步,比如很多模擬的東西都拿到里面去過一遍,得到數據,再返回現實。但也要看到元宇宙跟現實世界是不匹配的,那里的人類行為是不同的,得到的東西無法完全對應現實。
話說回來,如果打造一些低級的元宇宙版本,也是能吸引不少人的。看看地鐵里面人人低頭沉浸在手機中的樣子,相信只要體驗過優質虛擬現實頭盔眼鏡的人,都會被那個人工構造出來的第二世界的神奇打動。許多人會像沉迷網游一樣,沉迷在元宇宙中。元宇宙中可能有很多場景比現實世界精彩,讓人體驗非凡而豐富的人生。畢竟航天和太空探索也很艱難,如果不改變驅動力的方式,普通人大規模上天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億萬人進入虛擬世界可能更容易一些,在那里就可以通過渲染技術擁有接近真實的火星體驗。甚至長遠來看,向宇宙的拓展也可能通過元宇宙實現,因為未來的太空探索更有可能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來進行,外星人也有可能通過元宇宙的渠道,以數字替身的方式與人類實現首次會面。
當然,元宇宙目前仍然取代不了現實世界。宇宙進化了一百三十七億年,地球進化了四十六億年,它們的復雜精彩、深奧莫測、變化萬千,又哪里是人類目前那點想象力能比擬的呢?元宇宙也很難模擬和還原宇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物質世界。要探索和了解宇宙奧秘,還需要在現實中付出艱苦努力。我們需要在現實中才能建立高能粒子對撞機和核聚變裝置。另一方面,元宇宙不一定導致內卷,它要導致人類毀滅更是不可能。實際上虛擬與現實可以并行不悖。
我覺得元宇宙很可能帶動現實世界中醫藥健康產業的進步。因為如果真的有了元宇宙,人們想要到那里生活,在意識上傳還不能實現的情況下,那么就首先需要肉身在現實世界里長存。你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或者至少是健康的大腦,才能往里面裝腦機接口,這樣才能去體驗元宇宙的精彩。
但生命和文明都有終結的一天,就連我們的這個宇宙也會走向熱寂。因此企望在元宇宙里永生,可能最終會被證明是一個妄想。可以想象,元宇宙在誕生時,終結它的東西,就已經在醞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