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認為,卒中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實際上,受到高血壓、吸煙、飲酒等危險因素的影響,卒中正趨于年輕化。青年卒中是目前唯一一個不以病因而以年齡界定的腦卒中,平均每10個因卒中住院的病人就有1個是45歲以下的青年病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神經內科學會會長畢齊教授介紹道。
隨著人們認識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健康篩查的覆蓋面更廣,高血壓檢出率逐年升高,血脂高成為普遍性問題。若不及時處理,將會誘發青年卒中,增加猝死的概率。畢齊教授認為預防卒中要從心臟查起,心臟可以查出很多問題。“從危險因素到發病只是一步之遙,青年人特別是其中的亞健康人群更要重視體檢,做到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高血脂是卒中的主因,但在早期時候并不可怕,若數值略高且不伴有其他疾病,可以先進行3~6個月的生活方式控制,包括鍛煉身體、戒煙戒酒、注意睡眠、健康飲食等方面,肥胖人群可適當減重。完成生活方式控制后,如果血脂恢復正常,不一定要服藥,如果數值依舊不穩定、持續升高,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溶栓,一般指靜脈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經典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在全國各地發展得并不均等,甚至部分基層醫院仍未起步。“越是有效的治療風險就越大,溶栓主要的風險是出血,但規范化操作可以規避。”國家腦防委通過定期檢測與考核,將基層醫院溶栓操作規劃化,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通過遠程會診,讓上級醫院或有經驗的溶栓中心指導基層開展溶栓治療,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經過嚴格培訓后,基層溶栓的效果與副作用和大型醫療中心沒有區別。
當身邊人發生了卒中,我們如何處理?畢教授給出三點建議:1、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2、判斷病人情況;3、如果病人是心臟驟停,并掌握胸外按壓技巧,可以施行胸外按壓,進行心肺復蘇。在許多大型的公共場所,常配有室外自動除顫儀,對于完全不懂醫的人來說,同樣可以進行室外除顫。如果病人有抽搐,切勿掰開他的嘴;如果病人有嘔吐,要將他的臉側到一邊去,清除嘔吐物,并解開衣物,最重要的是在不了解情況下千萬不要隨意搬動病人,使其保持原有位置。
隨著“腦心同治”概念的提出,對血管病治療有了更加整體的認識,由于血管病的主因動脈粥樣硬化不可能只在一個部位發生,所以要進行綜合的考量、多學科的協調、統一的處理。安貞醫院作為一家以心臟系統疾病為主的醫院,通過成立介入科,為同時患有心血管狹窄和腦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進行手術,體現了腦心同治的概念和外延。
2017年北京市心腦血管急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5年時間過去了,全國許多城市都形成了“卒中地圖”這套網絡化智慧急救、智慧醫療系統,覆蓋整個就診流程。當患者出現癥狀時,系統迅速完成急救車分配、信息傳遞、規劃最佳路線等一系列反應措施,充分體現了它的智慧性。
對于慢病患者的管理,北京健康寶作為大數據管理工具,在疫情之后,依舊可以參與到幾千萬人的慢病管理中去,利用大數據、AI、5G等輔助技術,實現個體化、針對性的管理。但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解決醫保費用覆蓋、缺少人文關懷、醫療糾紛法律責任承擔等問題。
“‘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是造成代謝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吃的簡單、加強運動、將它們控制好,可以極大降低血管病風險,最大限度維持一個健康狀態。”節目最后,畢齊給出了保持健康生活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