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视频在线观看一区,精品人妻无码视频网站,国产剧情av巨作在线,国产九啪啪精品免费视频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基層團建如何吸引青年鐵粉

2020-12-29 09:56
來源:半月談網

半月談記者 陳席元

基層團建怎么做?以往,各類志愿服務、創新創業、就業相親平臺并不少,問題是太多、太頻,重短期活動,輕長期品牌,對于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效果不強。如何“活化”基層團組織,將“體制外”的“游離原子化”青年吸納進來,已成為基層團建的重要課題。

基層團建引領力亟待增強

為什么一部分青年典型,還不及一些偶像節目在青年中有影響力?這是采訪中,多名基層團組織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坦承的困惑。

一名基層團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抗疫期間,面對部分青年廣泛討論甚至激烈爭論的話題,一些基層團組織不知如何介入引導,且缺乏上級及時指導,面對復雜輿情,有時顯得手足無措。

比如一些高校封閉管理,出現學生接收快遞不便、個人物品難保管等矛盾,基層團組織缺乏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本領,有時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把矛盾激化。

輿情應對機制不暢,導致部分基層共青團的官方微博、微信常陷入“失語”境地。江蘇某高校一名輔導員向半月談記者坦言:“在學生眼中,我們平時高談闊論,遇到負面輿情就不吱聲了;部分官方賬號不愿、不敢、不會發聲。”

2020年9月22日,在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北太湖青年學習社,相城區近百名團干部參觀蘇州市首條“鄉村振興”青年學習社線路,開鐮收稻,體驗農事不易

面對當前青年群體思想分層、分化的現實,一些基層團組織仍難以突破“理直氣壯講思政”的瓶頸。尤其是對外企等非公企業的“體制外”青年群體,基層團建尚未輻射到。

“當前青年思想多元、信仰多元、需求多元、群體分化,但思想政治引領不能被邊緣化。”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戴路對半月談記者說。

讓基層團建揚激活青春動能

2018年以來,共青團江蘇省委建立4000多家“青年學習社”,以創新手段聚焦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強調標準化、分眾化、規模化,從青年化語言、青年化體驗、青年獲得感三方面入手,幫助青年群體明辨是非、澄清謬誤,“活化”基層團組織,吸納“體制外”“游離原子化”青年加入。

共青團蘇州市姑蘇區委書記婁子琛介紹,蘇州市姑蘇區,有網約車公司登記專職駕駛員1523人,以男性為主,絕大多數在25至40周歲,近八成來自外地。缺乏休息時間、工作強度大、生活圈子窄、文化程度低、社會歸屬感弱,是他們的共同特征。

團姑蘇區委將青年學習社打造成駕駛員們的“青春加油站”,不僅提供休息、充電等服務,還定期舉辦觀影、徒步、讀書等集體活動。“我們的青年學習社就建在駕駛員必去的地方,他們到哪,我就跟到哪。”婁子琛說。

“司機們做服務行業,壓力都比較大,需要一個精神家園。在青年學習社這個場地,我們將業務培訓與思想引領相融合,健康的氛圍給了他們家的歸屬感。”曹操專車蘇州地區負責人梁景軍說。

在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上,分布著中國近代史博物館(“總統府”)等民國時期建筑,還有青年人聚集娛樂的1912酒吧街。不少路人知道“總統府”,卻少有人知道“總統府”向東不到400米,就是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這里原本是咖啡屋,常搞創業、相親之類的活動。2019年7月,紀念館建起了“小紅梅”青年學習社。梅園新村街道團工委書記朱源說:“當時只為提升人氣,想著把青年聚過來就行,紅色教育反而不夠重視。現在,學習社更突出思想性和戰斗性。對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我們也敢于發聲亮劍,反而吸引到一批‘鐵粉’。”

2020年9月25日,在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團員青年來到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工業強市·穿越智造”青年學習社參觀

朱源說,前一陣子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網上竟有人說志愿軍“勝之不武”“兩只手扳人家一個小手指”,對于這些言論,他組織線下研討會,在線上也開展正面斗爭。

“發展‘青年學習社’的初衷,就是用青年喜愛的方式,談青年關注的話題,闡釋青年在新時代應有的作為。”戴路介紹,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目前江蘇各級團組織依托4000多家青年學習社,已開展主題學習活動5萬多場,覆蓋青年人群230多萬。

蘇州市吳中區郭巷街道翠湖社區有住戶近2000家,以“80后”“90后”外來落戶群體為主,文化層次偏高,但在本地缺乏社會關系。翠湖社區團支部書記郭丹華介紹,社區將青年學習社因地制宜打造成“社區客廳”,通過舉辦年輕人歡迎的婚戀交友、育兒經驗分享活動等,增強新市民和社區之間的黏性。

“人脈熟了,資源就打通了,活動多了,平臺就熱鬧了。”郭丹華說,利用周邊配套的1所中學、2所小學以及美術館、體育館等文體資源,學習社每月常態化開展近10場讀書會以及主題團日、隊日活動。

郭巷街道團工委書記顧翌梁說,這樣的“團建綜合體”讓公共空間兼具居民服務和思想引領的功能,大家在這里認識彼此,成為“新熟人社會”。

破團建深層瓶頸,還需久久為功

采訪中,不少團干部坦言,雖然學習社是個好平臺,但能否堅持下去,還有待觀察。

一些鄉鎮團委書記直言,思想引領工作見效慢,是“潛績”,基層團組織依賴屬地黨委的關注和支持,難免有人為追求“顯績”為建而建、搭臺應付、吹一陣風,搞形式主義。

“我們希望上級增強團工作的延續性,不要經常‘換頻道’。過去講‘創新’多,但守正不足,部分設施場地利用率不高,有些就是為了迎接領導檢查。”一名基層團干部說。

其次,基層團干流動性大、積極性不足。共青團蘇州市相城區委副書記徐秋認為,要重視鎮、村兩級團干培訓。“不少基層團干收入低,缺乏明確上升通道,到齡面臨轉崗,自我要求不高,認為反正過一兩年就換人,這種狀況不利于工作的對接和持續。”

“我們要讓基層團干知道,這是一份事業而不只是一份職業。”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團委書記朱煒表示,要加強基層團干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對黨和國家當前工作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責任編輯:孔德明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