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東門
?
和晶廣場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自開展教育扶貧工作以來,認真貫徹落實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利用學院自身專長和優勢,以多種形式、不同特色堅持不懈地做教育扶貧工作,精準實施“教育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一起發力的政策舉措,聚力打好教育扶貧教育脫貧“組合拳”。
全方位全過程精準幫扶貧困生,圓求學成才之夢
一直以來,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十分重視救助貧困生工作,學院黨委書記許可說:“我們要建設一個充滿愛心的學校,絕不讓學院中任何一個學子因貧困而輟學,絕不能因貧困折斷孩子夢想飛翔的翅膀!”學院黨委多次研究救助貧困生工作,采用多種方法和措施,不斷探索精準資助方式,創新資助模式,多層次、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長效資助工作機制,引領受助學生成長成才。
學院西門
開設免學費扶貧專業。學院認真落實國家扶貧政策,安排酒店管理、光伏材料制備技術等6個優勢專業,對市扶貧辦建檔立卡在冊的貧困戶家庭子女實行免學費,近兩年共錄取114人。
設置發放專項勵志獎學金資助勵志學生。學院為激勵貧困學生刻苦學習,不斷增設獎學金種類、擴大獎勵范圍、提高獎勵額度,如設置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學院獎學金,在2017年度學院共有7名學生榮獲國家獎學金、8名同學榮獲省政府獎學金、490名同學榮獲國家和省政府勵志獎學,1938名同學榮獲學院獎學金,學院發放獎學金近一千萬元。
學院建立的獎助學金引導機制,對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技能比賽、各類社會實踐、不斷進度、全面發展、成長成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長效愛心救助機制。在認真落實國家貧困生資助政策的同時,學院成立“濟寧市理工慈善教育發展中心”,設立愛心助學基金,為罹患重大疾病、家庭經濟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提供保障。2016年5月“慈善教育發展中心”成立當日即募集善款110余萬元,為解決師生困難問題建立了堅強的后盾,目前,基金成立至今,已累計捐贈善款182萬余元,已經救助支出近40萬元。
開展扶貧扶志工作。學院在實施精準幫扶的同時,通過假期走訪慰問和心理輔導的方式強化對貧困生的人文關懷,并通過組織勤工儉學、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幫助貧困學生“立志”。開設扶貧訂單培養班。學院積極深化校企合作,對扶貧訂單班學生減免學費的同時,安排畢業生全部進入合作企業就業。做到“免學費保就業”,讓困難家庭學生“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六是開展創新創業扶貧。學院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其提供創新創業指導和硬件設施,幫助其成功創業。
2016-2017學年優秀學生表彰暨獎學金頒獎典禮現場
變“扶窮”為“扶智”,打造科技扶貧新樣本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積極對接泗張鎮、圣水峪鎮科技扶貧工作,以科技扶貧打造精準扶貧新樣本,在思路上變“輸血”為“造血”,在方法上變“扶窮”為“扶智”,以科技激活發展潛力,帶動產業發展。通過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有技術、懂創新、會經營的高素質新型農民,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真正把科技致富的種子種在貧困群眾心中。
送技術到基層,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學院組建由新能源利用、智能農機、化工技術等相關領域博士、專家所組成的科技服務團隊。近年來,科技服務團隊走進金鄉、鄒城、兗州、汶上等縣區開展科技服務活動,積極對接縣、鎮企業,服務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為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難題。例如在泗水加工絲杠類企業中,針對企業生產實際中儀器和設備落后存在的問題,推廣使用學院產品“扭轉測距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濟寧市理工慈善教育發展中心”成立揭牌暨捐款儀式現場
設計植保無人機,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學院成立濟寧市無人機產業戰略聯盟,依托濟寧市無人機應用技能大師工作室,無人機植保團隊聯合宇帆無人機公司深度校企合作助力科技扶貧。依托山東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多旋翼自動飛控植保無人機》研發項目,學院設計的植保無人機在多地進行了飛防作業演示,學院飛手給村民介紹植保無人機的各項性能和用途,一畝菜地作業成本僅20元,經學院自動控制團隊改進的精準化施藥,比同類型產品節約藥劑近20%。
改進AGV倉儲智能小車,降低勞動成本。依托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和山東理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科研資源,協同研發了AGV專用升降絲杠組件項目。學院博士團隊設計改進的AGV倉儲智能小車在農業溫室育種方面得到了充分應用。學院設計師通過播放視頻和現場操作等方式給村民演示了智能AGV機器人在農業溫室育種的應用。在作業通道窄小、濕度大且溫度高的溫室環境下,智能AGV機器人完成了頻繁輸送和搬運作業,同時在育苗、轉場、采收、點檢、噴霧等作業中實現了部分應用。單與傳統的人工作業相比,位面積內提高了2倍的作業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和生產成本。
服務本地農機裝備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就業途徑。與本地高端農機裝備制造企業山東國豐機械有限公司、山拖凱泰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等組建了山東省現代農業裝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聯合開展了省、市農機科技創新項目,積極服務濟寧農機產業升級和人力資源供給。通過多次實地調研,研究總結扶貧村鎮農業種植特點,篩選適合當地的農業機械,與合作企業聯合研制多款適用于丘陵山區地帶的農機具,模塊化坡地玉米收獲機、深松機、播種機等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被引入扶貧村鎮,有效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學院與山東國豐機械有限公司聯合舉辦農機手培訓班,指導機手掌握農機操作規范,開展農機具作業服務,拓寬農民的就業途徑。
簽訂“技術幫扶協議”,建立長效服務機制。為確保服務常態化、有效性,每到一處,學院科技服務團隊與企業、農業合作社簽訂“技術幫扶協議”,設立科技服務示范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技術服務交流QQ群、微信群,建立了長期服務長效機制。通過濟寧科學技術協會對接千余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把技術服務通過企業售后網絡輻射到更多農戶。
?
李峰母親及村委會主任向學院贈送錦旗
利用光伏專業優勢,實現產業幫扶新突破
光伏產業精準扶貧既是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也是國家清潔能源推廣扶持項目,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通過建立光伏農業示范大棚、屋頂分布式光伏精準扶貧電站,將光伏產業精準扶貧項目打造成農業產業化、農村清潔能源開發的新亮點,保障農民增收的著力點,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創新點,使其成為濟寧市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穩定途徑、村級集體經濟增長的綠色引擎。
建立農業示范大棚,引領村民脫貧致富。2016年,學院投資30萬元在第一書記駐村齊樓村建立500平萬米20KWp光伏農業示范大棚,年光伏發電收益約2.5萬元,棚內種植食用菌年收入約2.5萬元,兩項累計年收益約5萬元,大棚使用壽命25年。這項措施使該村發展集體經濟、引領村民致富、舉辦公益事業,扶貧救困等工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為建設和諧美麗村居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目前大棚建成完工,并成功并入國家電網。
時圣成副書記代表學院向李棟同學捐贈60000元愛心救助款
建設光伏精準扶貧電站,脫貧致富促發展。2016年度,學院黨委積極協調政府扶貧資金369萬元,在魚臺縣張黃鎮17個村建設430KWp屋頂分布式光伏精準扶貧電站17座:軍城村、陳店村、強家村、鑒家村、楊樓村、吳家村、樊莊村、武臺村、楊莊村、白廟村和后杜村共計11個村,每個村建設24KWp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一處;袁洼村、殷王村、梁崗村、大陳村、夏家村和卞李村共計6個村,每個村建設28KWp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一處。至今,學院協調政府扶貧資金總數達977萬元,在魚臺縣谷亭街道辦事處、太白湖新區石橋鎮、許莊街道辦事處建設光伏精準扶貧電站31座,安裝總量達1245KWp,實現年發電總量161.85萬度,幫扶農民416戶年收益達到137.57萬元,實現了精準脫貧。
牽頭組建中國光伏農業扶貧工程項目領導小組,進一步提高光伏工程扶貧工作質量。2017年11月26日學院牽頭組建了中國光伏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學院為理事長單位,許可書記任理事長。依托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成立了光伏農業扶貧工程項目領導小組,項目辦公室設置在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并建設了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系統,為光伏精準扶貧提供智力支持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光伏精準扶貧工程。
(文/曹文洪 劉會亭 高琰 屈道寬 郭強 圖/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