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郭剛 馬莎
驕陽下,熱火朝天。三伏天里的積石山,儼然一處滾燙熱烈的大型工地。位于黃河之畔的大河家鎮,拔地而起的各個平房與樓房安置點,在建設者們揮汗如雨的忙碌中,“日日新,茍日新,又日新”。而在毗鄰的銀川鎮,數十萬畝花椒進入豐收期,滿眼火紅的梯田伴著濃郁的椒香,美麗著山谷,馥郁著空氣。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造成上百人遇難,數十萬人不同程度受災。
歲月如流,只爭朝夕。如今,地震發生已過去200多天,新家、新生活、新希望從一個個規劃圖紙上真實而具體地落到了群眾眼前。各方力量“匯聚成河”,災區重建不斷加速,為受災群眾盡早走出地震陰霾、擁抱明天增強了底氣,“積石成山,重建家園”有了嶄新的模樣。
初見新家
青磚、灰瓦、朱門、白墻,色彩分明而又渾然一體。
烈日炎炎,作業正酣。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四堡子村集中安置點項目建設工地上,工人們埋頭苦干,對已經封頂的新房進行著裝飾裝潢。一排排二層小院逐漸從“素顏”換上“淡妝”,新家的樣子漸露真容。
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四堡子村集中安置點,400戶集中安置住房和9棟公共建筑全部封頂。(郭剛攝 無人機照片 7月30日攝)
建設現場,已經裝好的3間“樣板房”引得群眾絡繹不絕。73歲的四堡子村村民馬努海來到150平方米的“樣板房”,對室內裝修贊不絕口。“‘樣板房’6月底就建成了,這段時間,我已經記不清看過幾次了,越看越喜歡。”雖已年逾古稀,但身板依然硬朗的馬努海,樓上樓下跑了好幾遍,反復謀劃著自己“四世同堂”的一家人該如何分配房間,興奮中平添了一點“煩惱絲”。
在另一套面積125平方米的“樣板房”,同樣來自四堡子村的郭英蘋帶著孫子在院里的花園忙著拍照,“多拍幾張,回去給兒子兒媳也看看。”郭英蘋說,“花園里種啥都想好了,除了種點菜,還要種點花,美化生活。”
積石山縣副縣長王國棟介紹,四堡子村安置點規劃建設面積384畝,建設內容包含400戶集中安置住房和9棟公共建筑,計劃安置人數約1600人。集中安置住房分為80、105、125和150平方米四種戶型,公共建筑涵蓋黨群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老年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小超市等。“群眾意愿占比最高的105、125和150平方米3種戶型的‘樣板房’早已建成,供大家參觀、選擇。”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積石山縣6個樓房安置點和7個平房安置點,共計13個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的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封頂,目前各個安置點正在加緊實施裝飾裝修。
“四堡子村安置點已完成307戶村民的搖號選房工作,并擬定三批搬遷計劃,我們有信心讓所有受災群眾在今年國慶節前全部入住新房。”王國棟說。
開啟新生活
驅車從四堡子村前往大河家鎮中心街道,沿途所見,街道兩側不少家庭作坊式的保安腰刀“制作工坊”引人注目。
保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的梅坡、甘河灘、大墩三個村莊。腰刀是保安族群眾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發明創造的一項手工藝品,其鍛制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積石山縣的鄉村就業幫扶車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安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馬尕主麻 (左)和徒弟一起制作保安腰刀。(郭剛攝 8月1日攝)
家住大河家鎮的馬尕主麻,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的傳承人,今年45歲的他鍛刀“工齡”已逾30年。
以前,“保安三莊”幾乎家家戶戶靠鍛刀為生。馬尕主麻家也是其中之一,更是為數不多堅持“營業”至今的“打刀世家”,傳至馬尕主麻,已是第四代傳承人。
近年來,曾經的謀生手段已升級為民族文化傳承的一種手工藝,馬尕主麻不僅下決心終身與電光石火為伴,而且他還想利用祖傳手藝為家鄉多做點事情。因此,他先后招收數十名脫貧戶,其中還包括一些殘疾人,既當學徒傳承手藝,也當工人增加收入。他的工坊也被甘肅省評為省級非遺工坊和鄉村振興就業工坊。
然而,去年冬天的那場地震,讓馬尕主麻的努力與嘗試都按下了“暫停鍵”。
回想起地震當天的情景,馬尕主麻的眼里依然含著淚水。“地動山搖,家里的腰刀制作工坊和展廳都被壓塌了,雖然當時顧不上這些腰刀,但現在回頭想想,內心一陣后怕。”馬尕主麻說自己不是怕在地震中遇難,而是在想,“如果我走了,這門手藝誰來傳承?”
馬尕主麻說,地震后八方支援,抗震救災的力量和速度又讓他重拾自信,決意重新開始。
如今,馬尕主麻的鋪面已完成維修,工坊也在慢慢恢復運轉。“當地文旅部門額外補助了10萬元,用來整修工坊。”馬尕主麻說。
今年36歲的甘河灘村村民馬白克,在馬尕主麻身邊學習鍛刀已超過10年。進入8月,馬白克家的原址重建工作也已接近尾聲,他得以再度來到師父家的腰刀制作工坊,繼續鍛刀。
火光四濺,錚錚作響。在打刀的過程中,師徒倆鍛打合拍,配合默契。談笑間,腰刀雛形已現。
近五年來,馬白克實現了從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州級傳承人到省級傳承人的升級。除了繼續學藝之外,他也在自家院中建成了腰刀制作工坊,還收了徒弟,薪火相傳。“之前一段時間村里都是嘈雜的裝修聲,這兩天又聽到了熟悉的鍛刀聲響,心里也踏實了。”馬白克說。
淬火、鍛打、打磨、拋光……隱隱火光中,“千錘百煉”的保安腰刀再次升騰,為新生活按下了“重啟鍵”。
孕育新希望
大河家鎮地處甘青兩省交界處,這里是積石山除縣城之外的第二大貿易重鎮,古稱臨津渡口,是黃河上游一個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如今,古渡雖已不再,但在黃河之畔,一所嶄新的臨津中學拔地而起,即將在這個秋季開學迎接新生。
“4個月,100多天,我們要建成一所嶄新的高中,軟硬件都要配齊。”積石山縣副縣長、大河家鎮黨委書記馬云平介紹,臨津中學今年4月24日開工建設,計劃8月底全部完工,秋季學期全面投入使用,屆時將把大河家中學的高中部全部搬過來。
在積石山縣新建的臨津中學,一名建設者從工地大門走過。(郭剛攝 8月1日攝)
臨津中學的建設工地上,教學樓、宿舍樓已初步建成,學校的三位校長楊興海、張明發和董曉澤,在工地的板房里一起商量著教師配備情況。“校訓內容也得盡快確定下來,咱們再打磨一下。”說著,楊興海便打開了電腦,“讀書、明理,成人、成才。”“明德、自強,博學、篤行。”這段時間,他們三人幾乎天天住在工地上。
忙完后,來不及吃午飯,張明發和董曉澤兩位“本土”副校長就帶著7月25日剛剛到崗,從天水市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聘請過來的校長楊興海入戶走訪,熟悉情況。
張明發和董曉澤之前都在大河家中學任教,兩位執教生涯均超過10年的“老骨干”對新校園充滿期待。“從選址到建設,我們不知來了多少趟了。真是一天一個樣。”董曉澤說,“初三畢業的很多學生也經常詢問新學校的樣子,很向往即將入住新校園的高中時光。”
在積石山縣新建的臨津中學,一名建設者在已經竣工的足球場邊進行清理作業。(郭剛攝 8月1日攝)
家住大河家鎮康吊村的馬小倩,是大河家中學今年初三畢業的學生。此前,她和姐姐馬婷婷一直在大河家中學讀書。“之前的學姐學長都是在一所學校完成6年的中學生活,感覺初中和高中沒什么差別,我們好幸運,可以在新學期踏進新校園,姐姐今年要升高二,也能趕上。”
楊興海了解到,雖經歷了地震,但積石山縣今年的中考和高考都取得好成績。
積石山縣教育局黨工委書記、黨組書記任貴元介紹,2024年高考,全縣本科上線635人,其中文化課上線505人,較去年增加182人;2024年中考,全縣平均分較去年增加6.25分。
盛夏午后,樹影斑駁。馬小倩和姐姐坐在已完成原址重建的家中庭院,分享著關于新學校宿舍的消息。“聽說一共有188間宿舍,每個宿舍8個人。”言談間,姐妹倆還向往起未來想考的學校。“還沒想好,你先考,你考到哪里,我就去哪找你。”
“好,一言為定。”姐姐“拍板”,兩人擊掌相笑,莞爾不語。
如同姐妹倆的“盛夏約定”,毗鄰大河家鎮的銀川鎮,漫山遍野的花椒也如約綻放在這個熾熱季節。豐收季,粒粒飽滿的花椒染紅了大片梯田,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采摘花椒的忙碌身影。
銀川鎮胡李村村民缐海霞戴著手套、搭著梯子,不一會兒就摘了一簸箕花椒,“沒想到重建速度這么快,沒想到今天我就能悠閑地在自家地里摘花椒。”
在積石山縣銀川鎮胡李村,當地花椒進入豐收季。(郭剛攝 7月30日攝)
花椒紅了,又麻又香又火辣。
200多天的時間,從去年冬天低溫下的救援,到今年夏季高溫下的重建,各方力量“積石成山”的決心毫不動搖,“風雨興焉”的愿景未曾停歇。
一場陣雨過后,大河家鎮四堡子村集中安置點項目上空出現了一道絢麗的彩虹,仿佛一支畫筆,風雨之后,正在描繪著災區明天的新圖景,五彩繽紛,依稀可見。
八月中,酷暑未盡;涼風起,靜待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