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7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小區吹哨、黨員報到”之后……重慶璧山區“支部進小區”改革促進基層自治、法治、德治調查》的報道。
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如何解決?業主委員會建不起來怎么辦?怎樣保障業主的權益?這些難題,成為近年來不少地方基層治理中的痛點。
怎樣消除這個痛點?重慶市璧山區給出的答案是“支部進小區”:先在小區建立功能型黨支部,再由支部推動小區建立業委會并助其發揮實質性作用,進而保障業主的權益,讓小區居民體會到家門口的幸福。
經過5年的實踐,璧山探索出了一條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小區治理路徑。
讓“潛水員”浮出水面
當前,一些小區的物業公司之所以能“說了算”、揩業主的油,是因為沒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推動業主實現自治,而社區管理人員數量少、任務重,也不可能包辦小區所有事務。
5年前,璧山區委嘗試在小區成立黨支部,以便更有效發揮黨建統領基層治理進而解決小區具體矛盾的作用。但是,小區的業主黨員來自各行各業,成立黨支部并不容易。
璧山區委認為,小區的黨員并不少,但缺乏統領,不少黨員在小區變成了“潛水員”,基本不參與小區事務,要讓他們浮出水面,首先要在小區內建立黨組織,把旗幟立起來,才能帶動“潛水員”浮上水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繼而推動小區面貌發生轉變。于是,當地在各小區廣泛成立黨支部并建立“小區吹哨、黨員報到”機制激活黨員力量。
“小區成立了黨支部,把分散在各樓棟的黨員組織起來,一起服務小區居民,增加了基層治理的能量。”璧山區璧泉街道大嵐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向雯說。
截至目前,璧山區已成立小區黨支部313個、網格黨組織531個,構建起城市基層“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架構,對在職黨員推行到社區、進小區“雙報到”制度,引導黨員擔任居住樓棟(單元)黨小組長、樓棟長(單元長)、樓層長,夯實黨在小區的引領力。
璧山區委組織部為在職黨員量身定制了一式三份的“報到單”,由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小區黨支部和黨員本人在每年年初填寫。黨員回小區黨支部報到,承諾支持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工作、每人結對聯系2戶以上非黨員業主,成為小區治理的“紅色力量”。
“從在職黨員回小區報到踐諾開始,我們逐漸掌握了小區黨員的情況。支部凝聚黨員,黨員帶動群眾,一年一年‘滾雪球’,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來。”向雯說。
如何調動小區黨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八小時之外”做好居民走訪、志愿服務等工作?璧山靠的是一套務實管用的考核評價辦法。
璧山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肖倫友說,黨員在小區黨支部或業委會任職、在小區發揮作用的情況,被納入黨員所在單位基層黨建述職評議,也成為黨員本人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的重要參考。同時,分年度制定小區黨支部、黨員職責清單,剝離雜務冗務,切實給小區黨支部、黨員“雙減負”,讓小區黨支部“輕裝上陣”“清爽干事”,把黨員作用落到實處,放在關鍵。
為提高小區黨支部班子運行質效,璧山區還因時因勢啟動“大起底、優配備”工作,對小區黨支部運行情況、班子履職情況開展評估,對配備不齊的及時優化,對不勝任的進行輪換。全區每年評選命名10個黨建統領小區治理“樣板示范”,帶動激發廣大小區黨員主動服務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推動黨支部、業委會“交叉任職”
“物業公司原本是為小區服務的,后來卻越來越像在管理我們。”“業主跟物業單打獨斗不行,需要業委會給我們‘扎起’(支持)。”璧山區璧蘭河1號小區的居民這樣說。
在一些小區,存在物業企業服務和管理錯位、小區公共收益賬目不清等亂象,業主和物業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日積月累還有“升級”的風險。
為確保業委會的主導作用和為民辦事功能,璧山區支持小區黨支部委員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業委會“交叉任職”,鼓勵黨員加入業委會發揮作用。小區黨支部書記兼任業委會主任,治理責任“一肩挑”“兩手硬”,促使“小區的事不出小區”。
比如,在璧蘭河1號小區黨支部統領下,小區召開業主大會并成立了業委會,選舉產生業委會成員11人,黨支部7名委員全部進入業委會任職。
在璧山區,像這樣黨組織全程參與、規范成立的業委會有153個。璧山區還選聘骨干力量擔任專職網格員,推動629名專職網格員兼任小區黨支部成員、業委會成員、樓棟長等,1000余名小區黨支部書記、樓棟長任網格導師、網格長和微網格長,實現黨建統領下的力量融合、雙向提升。
業委會實體化是關鍵一招
以前,大多數業委會既無實體運行“資質”,更無實體運行“渠道”,在小區服務管理中往往力不從心,容易讓不良物業服務企業乘虛而入。
黨建統領下,璧山區建立了“小區業委會申請—區住房城鄉建委批復—區民政局審核登記”流程,推動業委會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明確業委會法律主體地位,開通業委會對公賬戶,向稅務部門申領發票,實現業委會合法化、實體化運行,允許業委會對小區公共區域依法進行自主經營和管理。
盤活用好公共資源,規范使用大修基金,自主選擇物業服務……實體化運行后,業委會更有底氣為小區居民辦實事,讓治理成效“看得見,摸得著”。廣告費、停車費等小區共有收益,交到業委會的對公賬戶,歸全體業主所有,可以用于補貼物業服務費,提升物業服務質量,還能給業主“分紅”,讓全體業主共享自治成果。
2019年推進“黨建統領小區治理”以來,璧山區“小區集體經濟”創收2000余萬元,開展“雙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小區、進院壩)、“雙分”(小區集體經濟分紅、村級集體經濟分紅)活動50余場,以“真金白銀”回饋居民自治、反哺小區促發展。
“除了分紅大會,逢年過節小區會組織主題游園活動,還有義診、免費理發、磨菜刀等居民喜聞樂見的志愿服務活動,節日氛圍濃厚,居住感受很好。”璧山區綠島新城C區小區居民湯先生說,小區自治給業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讓鄰里關系更和諧溫馨,自己作為外地人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物業成了‘服務員’,如果不稱職,我們可以換,甚至可以‘炒’。”璧山區瑞湖名苑小區業委會主任羅江兵說。經征求全體業主意見,該小區實行業委會自治,不招選物業公司,安保、清潔等服務人員全部由業委會自行招聘、自主管理,既降低了物業管理費用,也解決了部分業主就業問題。
“大到管線維修工程項目,小到一包洗衣粉,業委會的每一筆支出,都必須公示。”璧泉街道物業管理崗張瑩昕說。在成立業委會的同時,瑞湖名苑小區成立了業主監事會,業委會接受全體小區業主的監督,也接受業主監事會的監督。
同時,璧泉街道還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對業委會的公共收益使用情況及工作經費進行財務審計并公開,督促業委會財務在陽光下運行,保障全體業主的知情權、監督權。
“一支隊伍管執法”
“我們小區有人私搭亂建,硬是拿他沒辦法喲。”“每回在樓下碰到遛狗不牽繩的,我都又怕又氣。跟物管說了,他們也只能勸阻引導。有些人就是不聽勸嘛!”小區有些事,誰都能管,誰都不管,這個問題如何破解?
針對小區自治中的“薄弱環節”“執法空白”,璧山區探索城市小區行政執法服務一體化改革,組建了一支“小區執法隊伍”,構建小區違法事項多跨執法場景,今年已處置消防通道堵塞、違規搭建等事件50余件,有效破解了小區治理“頑瘴痼疾”。
璧山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華榮說,他們開出“三張清單”,包括小區高頻易發違法行為清單、小區執法清單和執法負面清單,助力甄別違法行為,推動規范執法行為;探索“綜合執法+專業執法”新路徑,在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統籌下,匯集物業、業委會、機關、事業單位、黨員、網格員等力量,形成小區“一支隊伍管執法”,對小區執法全過程參與、全過程監督。
“一支隊伍管執法”,還接軌了璧山“141”基層智治體系,通過發現事件、交辦流轉、形成執法事項、執法情況公示等全流程在線,實現執法的閉環管理,打通了基層執法監管“最后一公里”。
一場“翻身仗”
從“扯皮”小區變為“樣板”小區,璧山區宏康浩宇小區用了近3年。
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萬家琴發揮教師的身份優勢,在小區組織宣講課堂、學習活動,打造小區特色文化,提升居民文明素質。通過100余名黨員示范引領,3000余名居民齊心協力,宏康浩宇小區摘掉了“重慶市重大消防隱患單位”牌子,完成了電梯大修、管網改造等工程,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年底分紅的轉變。
“我們小區,真的是打了一場翻身仗。”這是宏康浩宇小區居民共同的心聲。從基礎設施改善、小區文化建立、業委會實體化運行深入推進,到如今的關注全生命周期教育和終身學習,宏康浩宇小區治理重點迭代升級,實現了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
“以前我很少關心小區的事,現在有黨支部帶動、黨員作榜樣,我憑著做會計的經驗,經常去小區幫忙,處理關于財務流程的事。”宏康浩宇小區居民王女士說。從“站著看”到“跟著干”,再到“主動干”,業主有了歸屬感和責任感,也有了共同參與小區治理的熱情。
據統計,璧山區各小區每年組織開展集體討論、業主大會、決策投票等自治活動5000余場次,帶動20余萬名業主參與小區自治。
“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到現在我們小區居民可以說是團結一心。我們想把這些探索實踐進行展示和分享,向全國各地傳遞璧山‘好聲音’,讓更多人體會到幸福和溫暖。”萬家琴動情地說。
璧山區委書記秦文敏說,經過5年深耕,璧山區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套“小區黨支部統領為根魂、業委會實體化運行為關鍵、全體業主共同參與為內核、各方力量下沉為助益”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蹚出了一條一體促進城鎮居民自治、法治、德治的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